小区负一楼充电桩贴了一张纸是每度电是0.558元/度+0.15元/小时服务费,这个大概充一元钱大概有四小时,即服务费收了0.15*4=0.6元+0.4电费=1元,一般我上班单趟需要20公里,一般来回40公里,每天要充电的二元,即0.15*8=1.2元是服务费,实际电费是0.8元,老百姓用了一度多的电,花费了二元,问题是天天要充呀,这波操作觉得比抢银行还来的快,根据国家的文件浙发改价格(2024)290号,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里面的文件没有写服务费多少,但实际上确有那么高的服务费,文件精神就是推动降低充电服务费,减轻群众充电负担,实际演变成了增加群众的负担。老百姓苦呀,问物业他说这个装着他电还是亏损的。请问这个钱让谁收去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心声,肯定是全宁波人的心声。 |
发表于 2025/04/04 15:18:14 来自 浙江宁波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会把电瓶车开上楼去充电的根本原因 有人说这差个一块两块的太抠了 但抠门并不违反法律 而且大有人在 楼下充比他在自己家里充贵他就坐电梯上楼充 这就是一直搞不好电梯不让进电瓶的原因吧 感觉很多便民的措施总是会被一些无良的人盯上变成了一门生意 这就是国家的很多好政策但实施起来就变味的根本原因
![]() |
发表于 2025/04/03 21:22:50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04/04 06:29:17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04/04 10:57:20 来自 浙江宁波
这TMD人越来越扣了,开个电瓶车还在乎电费……
|
来自: 东论 Android客户端
{{item.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