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和踢毽子直到现在还有好多孩子在玩,而且还成了健身甚至是杂技节目,不过他们的绳和毽子基本上都是从商店里买来的,做工考究,造型漂亮,而我们当年用的全是自己动手制作的,不但玩得开心,而且还能动手动脑,比如今好玩多了。
我们的绳子都是自己搓出来的草绳。草绳的材料就是稻草,早稻草柔软、手感好,但是不耐用;晚稻草挺括光亮,搓绳的时候比较费劲,但是经久耐用。我经常跟着母亲打草鞋,所以搓草绳的技术还是挺好的:先将稻草草脑扎住,用手指或钉耙拉去草绒(稻草叶子),然后摊开来,含一口水,均匀地喷洒在草上,让它软化以后就可以用双手搓成你所需要的长绳或短绳了。
玩伴多的时候可以跳长绳,二个人拉着绳子有节奏地摇动,其余的一个一个跳进去,比谁跳的次数多,也可以分组计分,水平高的还能在长绳里边跳短绳,甚至有人还会在长绳里边踢毽子。没有玩伴,自己一个人跳单绳,也有许多玩法:前跳、后跳、连跳(双飞、三飞)、打环等等。好在至今还有不少跳绳爱好者,他们玩出了更多的新花样,可谓是把这简单的玩法发扬光大了吧。
现在踢毽子的人好像不多了,电视节目里偶尔看到,它已经成了杂技表演。然而在我们童年时可是很普及的哦。
做一只毽子先得准备几根公鸡尾毛、一根短短的鹅毛管,一个铜钱和一小块棉布。
那时的过年时节,有的人家会杀一、二只自家养的公鸡,杀公鸡时总会围着几个小姑娘,她们虽然很怕见到这残忍的一刻,可又不愿放弃这难得的机会,因为漂亮的公鸡尾巴毛可以用来做毽子。家里养着公鸡的大人总会在杀鸡以前就拔下鸡尾巴上最鲜艳的几根毛留给自己的女儿;鹅毛管可就愈加珍贵啦!杀鹅的机会是很少的,一般得等到婚丧喜事,所以有心的大人都会给孩子们收拾起来保存一些鹅毛管。
用一小块棉布将铜钱包起来,拿来针线缝制牢固,鹅毛管的下端一公分处剪成四等分,折成九十度角用线固定在用布包着的铜钱上,鹅毛管的上端插进几根漂亮的公鸡毛:一只毽子就做成了。
毽子的玩法也有很多,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都可以玩。
我没有什么运动天赋,踢不好毽子,只会踢“纸毽子”,拿一块石头或其它重物,外面包上剪成了条条的纸片,用一根线扎成一只小拖把那样就变成了一只纸毽子,会玩的人可以和真正的毽子一样踢,像我这样的,在扎线处缚一条绳子拿在手中再踢,这样就不会飞走了。
童年记忆游戏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