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碰到这种情况。
当时谈朋友的时候,女朋友父母说她先后两次没打任何招呼就弄了狗回来,刚开始她还照顾一下,很短的时候之后基本上就是不管不问了,而她父母算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一旦这只狗养了就有了感情,反而一直变成她父母的事情了,吃喝拉撒,洗澡看病遛狗,风雨无阻,从来没有睡过懒觉,没有特殊情况也不敢出去,即便出去寄养宠物店也不放心,她父母的退休金不高,比熊狗受伤做手术要花24000元她眼都不眨一下,毕竟是父母掏钱,前面的狗狗走完了它的一生,后面买的比熊还在拖累老人,我和她结婚后老人在休息日终于解放了,我是被动陷入深渊。我老婆她只负责玩,给狗弄吃的遛狗给狗打扫卫生这些都是她父母的事情。
养狗之后每天遛狗也有了狗狗圈子,其实有很多父母都是日复一日的再给自己的孩子因为一时的冲动带回来的狗狗包括猫猫付出精力,是的我也承认有人感觉到很快乐,但是绝大多数真的是一种痛苦,甩也甩不掉,这种日子它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几年甚至十几年,而又有几个子女能够体会这一点呢。
很多年轻人对老人要求把猫狗送人感到愤怒,转而和自己的父母去闹,可作为子女有没有调换角色为父母想一想呢?你因为这个和父母对着干,对于你的父母来说岂不是和失去养了多年的子女一样伤心?而日常作为子女的都是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但凡能够给父母多点考虑,也不会不经过父母同意就带猫猫狗狗回来给他们增加负担。
因为在他们眼里他们觉得对猫猫狗狗是有责任和义务,反而对于自己的父母,他们已经习惯了从小以来的获取,从来没有觉得对他们有什么义务,而真正等那一天来了,也就是父母的离去才能让他们明白,而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唉,这个世界真的变得感觉实在是有点陌生了。
人与动物肯定是有区别的,无论这动物有多么“珍贵”
人与人的情感与人与动物的情感是有区别的,无论你有多喜欢动物,特别人与直系血缘关系的情感按理来说是无法用其他情感所取代的。
然而当今社会有时真的让人无法理解、且越来越感觉陌生了,
网络有一个老太婆,出门遛狗没牵线,狗被车撞死了,结果老太婆躺在地上打滚哭泣,且那哭的阵营真的是撕心裂肺,哭声实在令人动容,真的让人有点错觉,我想,也许她亲人过世了最多也不过如此吧……那只是一只动物,
说实在话,我对城市里养狗的人这个群体总体印象是是不好的,别的不说,小区里或者是很多的公共绿地,以及路灯杆、公共座椅、公共石质条凳等公共设施处,总能看到有狗屎或者狗拉过的尿的痕迹,这最能说明问题。
是的,爱惜动物,与动物合谐共处,这肯定是对的,没有什么可疑问的、
但动物毕竟不是人,记住不是人,它只是一个动物,它只是生态中的一员,作为人类与之和谐共处或给予一定的爱护,人类作为生物界的一个“高级动物”已经做到维护生态平衡的应尽的责任,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无论是多么密切,但永远是无法超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果超之,我只能说,如此下去,这种现象的发展是不是有点“不正常”,有点神经错乱了,更何况亲情还不如与动物的情感,为何呢?
爱动物我一万个支持,但爱到痴的地步,这就有点过了。
与动物再有情感,却漠视了父母对你的情感,何不悲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