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二十六岁遇见他之后,我就知道。从此之后,我有了更好地活着的理由。你或许猜到了,这个他,就是我的儿子。
我必须承认,只有他,能让我不可抑制地想到这个词——至爱。有了他之后,我对生活怀有了一种崭新的汹涌的热爱与希冀;他由爱而来,他是爱的本身。
怀他,我历尽劫难。
那时我在乡计生办工作,走村入户靠的是自行车。怀孕三个月时,我骑车带着郑家村的妇女主任下村走访。或许蹬得太过于用力,当晚就感觉小腹隐隐作痛,跑到卫生间一看,内裤已有淡淡的血迹,乡人称为“见红”。我慌了。干计生工作这些年,我懂得一点生育常识。但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内心还是慌乱而紧张的。我向妇产科的王医生咨询。她说:“先打三天黄体酮试试,能止住,最好。止不住,得另作考虑了。”
好在黄体酮打了两天,血就止住了,我本以为此后可以高枕无忧。然而,一个月后竟又一次“见红”了。我在《优生优育》一书上查阅到:怀孕期间出现经血,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先兆流产、宫外孕等情况……胚胎发育不健全出生的孩子,存在智力低下或器官缺陷的风险……白纸黑字,看得我胆战心惊。
我决定放弃肚子里的孩子。
母亲知道后说,她们厂里有位女工和我情况一样,后来去宁波找老医生看了,保住了胎儿,现在孩子三岁多了,很健康,你不妨找他看看。母亲边说边将写有老医生的姓名及门诊日期的纸条交与我。
先生陪着我去就诊。头发花白的老医生搭了脉后,说:“胎相很好,不用紧张的,服几帖中药会改善的。”说来神奇,服了他开出的药后,此后就一直平安无事。
孕中后期,腹中的胎儿压迫了我的坐骨神经,每次弯腰或下蹲时,臀部、大腿后侧呈烧灼样疼痛,有时还伴有麻木感,让我苦不堪言。更让我难堪的是,我的右脚莫名的瘸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穿着先生那件米灰色宽松的毛线衫,活像摇摆的企鹅,自己觉得丑陋极了。
但,每次感受到他在我肚子里调皮地踢腿、翻筋斗,不停地折腾,那份难受也就忘了。这个顽强的小人儿,一点点地向我宣告他的存在,让我感知味蕾的突变,身体的沉重,以及忐忑,疼痛,狂喜……这个小东西,不顾一切,拼尽全力,与我相见。他让我遇见了另一个世界,让我成为另一个我。
生下他是1995年12月30日凌晨4点55分,阴历十一月初八。那天天气出奇地冷,北风呼啸,河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刚出生时的他,口吐泡沫,小胳膊小身板,很瘦小,额头上全是皱纹,像个干巴巴的小老头。
第一次,面对一个从我腹中掉落的小人儿,作为母亲的我,内心是疼惜与感动的,我一点点地去熟悉亲近揣摩这个与我身体密切相连却结构迥异的小人儿。
出生后,他体质很弱,动不动就感冒腹泻。一周岁时,头发仍如枯草,稀而黄。但,好在这一切都没影响到他的智力,让我一直紧绷的心放下了。
在我的记忆中,小学放学后的黄昏,常常是我陪伴着他,他专心做作业,我专心陪读。有零食,我总是提前放在他手边上;他要喝水,我给他倒出凉好;他要买文具或书籍,我像得到圣旨般火速去办。很多时候,我们母子之间是如此默契。他说上一句,我就知道下一句是什么,直接就跟上了。有时母子俩纯粹为了找乐子玩一些语言游戏,然后一起哈哈大笑。
请别以为我们母子之间一直这样风轻云淡,一直母慈子孝。其实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每个母亲或多或少都要经历一些跌宕坎坷的心路历程。刚入学时的他特爱捣蛋。上课时,趁老师不注意,他会把前排女同学的辫子绑在椅子背上;春游排队等候时,他会将前面同学的书包割破,掏出里面的零食,传给后排同学。小学一二年级,这样的场景时常发生。对于他好动又管不住自己的习惯,我咨询过心理医师,听过名师家教大课堂,甚至带着他看过多动症专科。那阵子我快被逼疯了,我苦恼过,责备过他,也打骂过他。
为帮助他养成自控的习惯,根据他的习性,我设计了以团结星、学习星为主的五星奖励表,采用奖与罚的举措,进行激励。那两年,我像空气一样渗透到他的全部生活,营养的搭配、睡眠的保证、情绪的调控、习惯的养成等等,从有形到无形,从宏观到微观,通过我的坚持和努力,他的自制能力得到了控制。
十三岁那年,他考入市实验学校初中部的创新班,面对来自市内外的尖子生,他既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但更有来自于周边优秀学生的压力和挑战。在初一新生摸底考中,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他总分排在年级段18名,这对他打击很大。对此,我只能是列出多种方法让他去试行,去获得成就感。但,失落依然伴随着他。学校组织新生给父母写封信。在给我的信中他写道:妈妈,请您别把我当神童看待,也别把我想象的太好。在学习上,我不是天资聪明,而是我比他们努力……同学们都很优秀,我很焦虑也很迷茫……薄薄的两页纸,看得我泪眼模糊。
为缓解他的压力,他返校回家的那几天,我和他爸爸推掉一切应酬,陪他打篮球,陪他看电影,陪他散步,倾听他的情绪表达。我了解儿子的个性,言语不多,但内心很要强。在我们的鼓励下,他有了信心,成绩也进步了。初三年级段的科学、数学竞赛均获得了全省一等奖的好名次,并被保送到市重点高中。《功夫熊猫》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没有任何东西是偶然的。我知道,三年的初中生涯,他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成长与坚持。
但,在他读高中时,我突然发现我们之间的相处发生了变化。他有了自己的性情、思想和个性。我们开始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他开始强调“我”。口中常常就是“我不喜欢。我想这样。我要那样。”也开始质疑“你”……“你说的就是对吗?那是你认为的。你说话不算数。”那个时候,我们每天都要进行这样的对话。
我陷在这样的对话里纠结与抓狂。那时,我每天都在思考,我是要坚持我认为的更好的选择,还是充分尊重他的个性喜好?我的经验之谈是不是也是一种偏激与垄断?面对这个像小牛一样慢慢长出角的少年,这个一日不同一日的少年,他好像天生就是要来考验你的,考验你的耐心、考验你的能力、考验你的精力。稍不留神,你就乱了阵脚泄了底气。
纪伯伦经典散文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中写道:“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对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你可以给予他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好在这一过程中,我及时调整思路,尊重他的想法,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适时给予指点。在陪伴与付出的过程中,孩子渐渐包揽了我们的喜怒忧思,包揽了我们的爱与寄托。
经过努力,他考上一所985大学,之后出国读研。学成归来后的他,眼界开阔了,遇事冷静,考虑问题周到。他先是在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工作,一年半后又跳槽到上海,他说主要还是想离我们近些,便于今后方便照顾我们。
这些年,我们之间需要与被需要的比重在发生变化。在他还是幼儿的时候,我是他的一切,他无时无刻都需要我。等他稍微长大一些,会走路,会表达,会撒娇,我们彼此感受着母子之爱天伦之乐,我们互相给予互相需要。再后来,他对我的需要越来越少。他有了他的世界,有了喜欢的女孩,是他高中时的校友,活泼开朗,是他喜欢的模样。而随着年岁渐长,学习能力的下降,我对他的需要逐渐增大,看病就医,下载一些智能系统,都要他帮助。
而立之年,他结婚了。婚后过上小日子的他,每周都会给我打来电话,问询我们的近况。他呢,会和我聊公司的事情,聊锻炼健身的感受,聊他们的生活。我和他,生活在两个城市,虽然分离,情感却一如既往,从未疏远。
父母子女之间,是一场缘分。相伴一程不是为了相怨相恨,而是为了相爱相惜。孩子终将独自飞翔,而我们父母要做的便是及时放手。也许最好的母爱,是保持一种克制与警惕,默默地,看着他,一点点走远,一点点别离。别离除了更好地相遇外,也是为了更好地成长,不要慌张,不要感伤,坦然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