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引起的回忆(3)
相聚校庆日 引起往事忆 回眸生活路 感慨书生气
与老同学觥筹交错之际,想起了当年离校时的最后一段学习生活——有关“大串联”的记忆,发上来供君一笑。
同学“失踪”记
年前,有次老同学聚会在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涯时,有个同学冷不丁地问我:“某某,你还记得那年去串联时我们三个同学差点失踪的事情吗?”“哈哈——怎么会忘记呢?”。。。。。。。。霎时,近五十年前的一幕又仿佛闪回在眼前:
难忘的1966! 那是已经深秋的季节,记得自从那时的《人民日报》发出社论“红卫兵不怕远征难”之后,全国各地的大中学生“大串联”就如火似荼了。。。。。。一般的市县都设立了学生接待站。 已经回老家参加生产队劳动的我,也接到通知被同学叫回了学校,记得我们十余个同学组织了一个“XX中学八一长征队”(当时是向解放军学习,步行外出串联),向县接待站领取了一点活动经费和红布,做了一面“长征队旗”,请学校里隶书写得最好的老师用黄漆在红旗上写了“XX中学八一长征队”——就这样在某一天打着红旗向省委所在地——杭州出发了! 我们的计划是用四天的时间步行走到杭州,结果一路日行夜宿(我记的余姚绍兴等地都有专门的学生“接待站”),走了三天。记得在快到萧山县城的午后时分,队里的三个女同学实在走不动了!一瘸一拐地引起了公路上行人的注意——有三四辆好像是做生意的载重自行车(从自行车后面的书包架分析)自动地在我们休息的一个公路桥头旁停下来,为首的一个长相憨厚的中年男人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哈哈——小同学:走不动了吧?要不要让我们捎你们一段?” “不用——谢谢!”我们几个男生纷纷回答道。“呵呵,不要怀疑——我家里的孩子也和你们一样外出去串联去啦。。。。。。。”那男人好像看出了我们的疑惑的神态又说道。。。。。。 这时队长(一个姓董的同学)过来和我商量:“某某,我看女生实在是吃不消走不动了!让他们捎一段到就萧山接待站等我们吧?”“好啊!”后来我们几个男生就一致同意。 于是,热心的三辆载重自行车中年男人带上了我们“长征队”的三个女生,沿公路向萧山方向飞速骑去了。。。。。。
傍晚时分,我们到达萧山某学生接待站。 但在该接待站却没见到我们的三个女同学!又询问接待站的工作人员,并查阅了登记簿——也没有找到那三个女同学! 这一下:我们几个男生都慌了!大家一起出来,现在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人却走丢了! 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大家急得抓耳挠腮团团转,议论纷纷——当时可是“造反”混乱时期——出发第一天我们在余姚某接待站夜宿时就遇到过当地“造反派”来抓人,后查明我们是外来学生才让我们“别怕——继续睡觉”。。。。。。可这更是人生地陌的地方啊! 突然,有同学提出“找警察”!大家心里一亮:对——找警察!
于是,在“接待站“安顿好行李后,我们马上打听并找到了萧山公安局。 记得公安局接待我们的是一个穿深蓝色制服的长相精干的有一双明亮眼睛的中年警察,他很耐心地听我们几个七嘴八舌地把事情说了一遍后,我现在还记得他热情而和蔼地对我们说:“小同学——大家别着急!你们说的情况我已经听清楚了。。。。。。你们出来串联——我们上面也有文件指示要保护你们的安全!你们先坐会,喝点水,我到旁边去打几个电话。。。。。。” 大概二十分钟以后,他进来向我们说:“好了! 小同学们——我已经向萧甬公路有关的检查站和沿路有关的派出所联系了!你们放心——如果是在萧山县这个范围内,应该是不难找到的。。。。。。。”“谢谢!谢谢。。。。。。。”我们几个乱纷纷地说。“那你们去接待站早点睡觉,晚走一天吧——明天有消息我来通知你们。。。。。。”
当然,由于找不到同学,我们几个男生也几乎一夜没有睡,只是下半夜眯了两三小时。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早早就来到了那萧山县公安局听消息。 好在站岗的警察已经认识我们这几个学生,就把我们带到会议室等消息。。。。。。 后来,那有着一双明亮眼睛的警察来了,还是让我们别着急,并且告诉我们说:因为一夜没有消息,他今天一早又和杭州方面的警方联系了并且通告了这个事情,要求协助寻找!因为萧山紧临钱塘江——他分析:说不定那几个骑自行车的人热情地干脆把她们顺便带到了杭州去了。。。。。。所以他让我们还是耐心地在公安局等消息。。。。。。 可我们几个男生却心急如焚——等得住吗?! 于是,我们经过一番讨论后说:自己去杭州的接待站找一下试试,假如找不到再回萧山听消息。那警察也同意了——并再三嘱咐我们注意安全。。。。。 于是,我们一行沿公路向杭州进发,路上边走边问(那时的公路上像我们一样的长征步行串联队可不少,但大家都回答没有见到过。。。。。。正当我们失望之际,已经到达杭州钱塘江大桥东岸(那时的钱塘江大桥分两层:上面是公路桥通汽车和行人,下面是铁路桥封闭的),当我们踏上桥头时,视野顿觉开阔:只见桥头公路拐弯处非常醒目的竖立着一块巨大的黑字白底的标牌——上面用中文和英文都写着:外国人不得超越此境!。。。。。。我只觉得那标牌煞是汽派!。。。。。。 正在我欣赏此标牌时,有同学大声叫我并向我招手道:“快来看!XX,找到啦!她们在某某接待站呢。。。。。。”我赶紧跑过去一看:在距那标牌不远处的一根巨大的电灯杆子下面的桥栏底座栏上写着好些个南来北往串联队的留言:其中有一条分明写着:“XX中学八一长征队:我们在湖滨少年宫接待站”下面具着那三个女生的姓名。。。。。。 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于是,我们按图索骥,在杭州少年宫学生接待站找到了那三个女生!当然,相互埋怨是少不了的。。。。。。但一提起起我们寻找的经过,大家一致认为应该谢谢萧山公安局的警察!于是,我们找到少年宫接待站的工作人员,陈述了我们遇到和发生的事情——向他们要了笔墨纸张,写了一封感谢信。由我和另外一位同学,第二天又返回萧山公安局,向他们赠送了我们——XX中学八一长征队的一封感谢信。。。。。。
往事悠悠,难忘的少年时代,难忘的同学情谊! 虽然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但这第一次和警察打交道的情景却记忆犹新——而公安人员的威信也许就是那一次开始在我心里树立的罢。 2016年2月
(注: 选自散文集《那一份感动》 )

|
|
[恭喜,此贴已于2024-11-23 18:41:54 在60年代 被 担风袖月@wechat 推荐,推荐理由:原创内容]
[恭喜,此贴已于2024-11-24 23:50:05 在海曙区 被 二郎君 推荐,推荐理由: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