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穿的鞋基本上都是妈妈亲手做的千层底布鞋。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如此。那时候能穿上一双胶鞋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更不用说穿皮鞋。记得我在鄞县第一中学读书的时候,因为从同济中学转过来的一位同学每天都穿着一双乌黑光亮的皮鞋,导致大家都不叫他的名字,而只是叫他“同济皮鞋”。
布鞋的质地本来就不够牢固,年轻人脚头又很重 ,再加上还得跑跑跳跳,登高爬低的,因而一双鞋在我们脚上穿不了多久,就会损坏,不是后面“卖鸭蛋”(露着脚后跟),就是前面“抽豆芽”(大脚趾穿鞋而出),甚至还会“天看见穿鞋,地看见赤脚”(鞋底磨穿了)。
妈妈做一双鞋不但非常辛苦,而且很费时间,所以如果鞋破了,大家就会找修鞋师傅修一下继续穿。在我们学校大门外,每天课后修鞋师傅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修鞋就是那里破了补那里。一般是在鞋头或鞋后跟贴上一块薄薄的牛皮,师傅用那枚头上又尖又弯的还带有一个倒钩的钻头,穿过鞋底和牛皮,引着线来回地缝制,牛皮盖住了破洞,不但穿上不再“卖鸭蛋、抽豆芽”,而且还非常好看;至于鞋底,必须在将破未破时赶紧修补,最简单的是在那里钉上几颗鞋钉。铁质的鞋钉最便宜的是不到一公分见方,四角有打弯尖钉的那种,只要将它钉在后跟处就可以了;还有一种弯月形的铁钉,不但两头有打弯的尖钉,中间还有几个小孔,可以另外钉鞋钉。这两种铁鞋钉,我们叫他铁桩子,打了以后,鞋底就不容易磨损,就是走起路来,像马蹄一样会发出“滴滴答答”的撞击声,有人喜欢有人烦。稍微好一点的就是皮庄子,将牛皮鞋底的边角料剪成一个鞋后跟的样子,然后也是用鞋钉钉上去,这样不但牢固,而且不会发出烦人的响声。
师傅在钉鞋钉的时候会在鞋子里面垫上一个专用的铁制工具,这个工具就是用一根细长的铁棒将一头略尖一头半圆的铁板连在一个底座上,双脚踩住底座,铁板伸进鞋底、鞋面中间,当羊角锤敲打鞋钉进入鞋底后,钉尖碰到铁板就自动地转了一个弯,这就是“敲钉转脚”,既增加了牢度,又不会刺痛脚底造成伤害。
师傅收的费用并不高,不过是五分、一角,最多也就是二、三角,可是那时候一角钱就是一天的生活费,因此我们几个困难的同学就委托去宁波城里的同学从那儿带回鞋桩子和鞋钉,自己找一块铁墩头学着自己修鞋。
时至今日,布鞋已经很少有人穿了,补鞋也就更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