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气、静气、底气
现在社会父母对自己放弃的比较早,人到中年躺平的人有很多,还好在我们这个氛围里遇到的父母都是很有志气的,就是想要努力的学到老,活到老,就像我遇到的云飞老师这样的妈妈。 因为我自己虽然说是人到中年,可能前半辈子被压抑的太厉害了,然后一旦遇到这些书后就绝地反弹了,那时候我就想,我的后半生一定要让读书成为我生命的一个习惯。正因为有了这种志气以后,我从来不放弃,就是每天读《道德经》、《黄帝内经》、《大学》、《逍遥游》等,我就是每天大声朗读,啥也不懂就是一味的读,可就是在这样的积累以后,我就发现我的志气真的从内心中散发出来了,那种能量让我的儿子深深的感受到了。 疫情的这几年,我儿子说是闷在家里的,而我却认为是收获最大的,因为那个时候,我是全身心的,没有任何干扰的学习静坐,练自己。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积累后,你的静气这出来了。你静气出来后就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你在与人打交道时,你内心就会很清楚,看明白很多事情,你就不会被这个或那个诱惑了,等到你有志气和静气后,你做人肯定就会有底气了。 在现在社会中,很多人认为物质是一切的底气。其实,我个人认为,做人真正的底气是你自己,物质的东西按雪师来讲所有的一切,在你走后一分一毫都不属于你,只有精神上的东西,可能会由于你的阿赖耶识带到下一世,所以正因如此,成为我坚持不懈的动力源。 我想在我前半生没有好好的积累它,即使有人说中年后因为年纪和记忆力的问题,学习会变得困难,但我不受任何东西的干扰,就是读。到现在我《道德经》也能背了,对于我来说阻碍我学习的东西都不存在,我不受这些东西干扰,正因如此,我现在很有底气。 我不怕任何事情,那怕现在面对死亡,我也不害怕,我也很淡定。这就是说,我们为人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其实也是一个人高贵之所在,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很重要的。 做为父母来讲,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传给孩子,孩子才会有能力去面对那些不可抗力因素,知道自己如何面对。 你说金钱和物质却实是好,生活需要它,但是当我们面对不可抗力时,内心的恐惧,孩子们能不能抗的住。这个其实才是我们家长要传递给孩子的东西。 后记 我差不多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来整理这段文字,因为我觉得很有意义,这不仅仅是一种修行的途径,也同样确认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我们要给孩子们的到底是什么。 修行,修行要修要行。修的对象是自己,我们不用创造而是用修行,足见我们本自俱足,只是被着染了,那么就要修,一煎刀一剪刀的去剪掉那污染我们的东西,用雪师的话来讲就是除自己的陈年污垢,那会很痛,如同已经在结痂的皮肤上硬深深的去撕扯,可为了重生那是值得的。这就是志,志有了就有了目标和方向。人一旦有了方向,便不会东张西望,静也随之而来。如果在修行时还达不到静,那说明你的志还没有确立,或是说你只是立了一个表面的志,这种体会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那时又应了学师所讲的那句“不怕慢,就怕站”。修行之所讲难,因为有反复,一旦有了反复,人就容易懈怠,松了那口气后就很难持续向前的动力。幸好,读书会的出现正是鞭策着我不断向前。“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却可以走的很远。” “行不言之教”,身教好于言教,我们大多数家长只注重花钱给孩子报班,只觉得专业的事情需要请专业的人去教,素不知最需要被教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可因为那小我时时作祟,好不容易从被教育的那方,成了教育者,我们不明事理的做起了大人。其实,我们自己知道我们真的有资格成为一个大人了吗?至少,我自认为不够格,所以学习和修行也是我后半生要坚持做的事。 最后,俗人的我套用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诸君共勉! |
来自: 东论 Android客户端
{{item.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