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禅钺
来源:知著网
“妈,吃鱼,我吃点粉条就行了。”
“这都是为了你,累死累活只为了让你考一个好点的老年大学。”
“你看看人家××妈妈多出息,毕业就给女儿提一辆小车。”
最近,用“中式教育”对待父母的视频迅速走红。视频中,年轻一代用耳熟能详的语句,反问曾经向他们输出“愧疚教育”观念的家长。
视频中家长们的反应千姿百态,有的疑惑不已,有的不胜其烦。
年轻一辈的评论回复同样引人深思。
有恐惧不敢表达的,“不敢,我妈略懂一点说唱,我爸略懂一二拳脚”;
也有屡次沟通失败的无奈个体;
还有年轻人说出自己与家人相处的美好,怀疑“愧疚教育”的意义甚至其存在。
年轻一代在生活观念上,必然与上一代存在着代际差异。
“中式教育”的内核,其实围绕着“受苦能否成功”的观念差异。在如此差异的基础上,年轻一辈如何能让自身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又如何协调与老一辈的关系?
在这样的话语环境下,我们的磨合又有怎样的未来?
中式教育?被包裹的愧疚式教育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体验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优先受到照顾——热腾腾的饭菜孩子先吃,剩汤剩菜有爸妈解决;有新鲜的体验孩子先来,父母年龄大了用不到新奇的体验……
孩子的成长,伴随着父母们的期望。他们或希望孩子以学历为斧剑,为前路披荆斩棘;或希望孩子发愤图强,继承自己的衣钵。
只是,有时过度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变成了孩子们无法摆脱的枷锁。期望之急切,未免生出行为脱轨。
对孩子的“押宝”心态,让“为孩子吃苦”变成了自我感动式的家庭相处模式。
普天之下的普通父母和普通孩子们,也许都在承受着“期望”的代价。然而,不管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家庭固有差异,还是“人各有志”的个体追求分野,都在对“愧疚教育”提出犀利的问题:
教育和成长一定需要受苦吗?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们的差异?孩子们又如何应对家长们的期望?
自我感动式的教育名词,我们已经屡见不鲜。从曾经的“苦难教育”“感恩教育”,到不止一次出现的“亢奋学生”,抑或“中式教育”和“亚洲家长”……
年轻一代似乎面临着“家庭教育”的围城:父母的施压有时难以忍受。在压力背后,隐藏着的“一切只为你”的心理压力,更让年轻人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