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大学后,父母可能比较关心的是有没有找对象,总会旁敲侧击地问,比如说:“是不是高中同学啊?”“是不是同一档次啊?”。当知道是高中同学,同一档次时,作为父母一般会比较满意,因为高中同学意味着是“本地人”,同一档次意味着“门当户对”。对于学生来说“门当户对”一般指考取同等水平的高校,而我的孩子却认为“情绪价值”重于“门当户对”。
儿子去年考进国内一所比较好的985大学,清明假期回家,我也跟大多数父母一样好奇孩子有没有女朋友的事,孩子吞吞吐吐地交待了一些。我也获取了大多数父母关心的问题,“是不是本地人?”、“是什么大学?”等。当我得知他找的女孩是省内“双非”学校时,心里总会有一点失落,并问他:“你不觉得差距有点大吗?”对于这个问题,孩子好像已深思熟虑,回答说:“从大学的层次看起来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这个女孩性格很好,很乐观,跟她聊天很开心。如果对方能力很强,有好大学,有好成绩,但这些能给我带来什么,而目前这个女孩至少能给我带来快乐。”孩子这样一说,我好像也被他带进了快乐之中,开心地点头,根本没有反对的理由。
“门当户对”,旧时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情绪价值”,指的是一个人影响他的情绪的能力。当一个人给他人带来的舒服、愉悦和稳定的情绪越多时,他的情绪价值就越高;相反,如果他总是让他人产生别扭、生气和难堪的情绪,那么他的情绪价值就越低。在此,也想问问大家哪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