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丰纱厂锭子响,太丰面粉灰烬扬,永耀发电灯笼亮,通利源榨油放炮仗,三支半烟囱可怜相。”这首民谣,不少老宁波都听过。这几个工厂,曾是宁波现代化工业起源地,见证了宁波工业百年的兴衰史。除了这三支半烟囱以外,当时宁波轻工业系统下属的工厂主要是‘2+4’模式,这个‘2’除了和丰纱厂以外,就是万信纱厂。它的发源地,在如今的箕漕街。
说起箕漕街,不少老宁波都熟悉。在区划调整前,这里属于江东区,毗邻彩虹北路和中山东路。年轻人知道这条街,因为这里有不少网红美食店。依托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这里曾经是宁波吃货们的美食打卡地之一。。不过近几年因为拆迁改造、商业广场增多导致竞争加剧的缘故,顾客也有所分流。
与很多新开辟的街道相比,箕漕街算得上是一条老街。最早时箕漕街叫“筲箕槽”,“筲箕”是旧时宁波家庭一种用来沥米的竹制工具。至于“漕”,指的是河槽。过去宁波可以称得上是一座“水城”,河、桥都比较多,自然需要漕运。另外河道中修建的碶闸、桥梁、堰塘等也会体现在街道名称中。
在万信纱厂之前,箕漕街上曾经有一家义裕染织布厂。因为市场不景气,1936年宣告停业。房屋、机器和家具杂物全部刊登公告进行转卖。1944年11月,戴源长、戴久德等合资,在箕漕街创办宁丰纱厂。1945年9月,改组更名为万新纱厂股份有限公司。 老报纸上义裕染织布厂的停业转卖公告 来源:宁波市档案馆 老报纸上关于万信纱厂的更名启事 来源:宁波市档案馆 1947年万信纱厂增资股款临时收据 来源:网络 万信纱厂出品的棉纱品牌 来源:网络 1979年,万信纱厂东郊分厂创立,这是当时宁波首家工农联营企业。到了20世纪80年代,总厂的发展到达鼎盛,职工人数将近2000人。从1944年至1990,万信纱厂总厂的地址都在箕漕街。1990年5月,总厂才搬到了不远的宁徐路。1993年万信纱厂总厂和分厂合并,厂区搬迁到分厂厂址。
万兴纱厂的宣传广告页来源:网络 万信纱厂的信纸,底部为东郊分厂地址 来源:网络 如今在箕漕街上有一个老小区,名称为“万兴小区”。我出生在彩虹北路一带的老墙门内,1998年房屋拆迁。2000年万兴小区建成后,曾在这一片区生活,自然比较熟悉。据当地居民表示,这个“万兴”极有可能出自“万信纱厂”之名。
原文:宁波万信纱厂今何在?箕漕街上还流传着曾经的故事...... 来源:宁波档案微信公众号 |
世界上花的颜色虽然很多,但是黑色的花却十分稀少。黑牡丹,指近于黑色的牡丹,并非真的黑如墨炭。这次我在
今天中午和宁波的朋友,聊起关税后有什么影响。知道他们家亲戚都做些零零碎碎小生意的,他说,没有影响呀,
前天去M6买牛奶,冰柜就已经空了。昨天中午去也买不到牛奶,米面油也没了,到了昨天下午就听说多家门店在抢
看到田里在用机器插秧种田,走过去看了一会。种田的师傅,一男一女,应该是两口子,此刻正辛苦地忙碌着。交
M6出现货架没货以及部分店关门后,看看今天五六点波波城边上的M6的情况,大爷大妈们起床排队抢货了,每个人
网上看到一网友发的:哎,我可能真的一辈子找不到女朋友了吧,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去接触女生,人家直接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