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二医院原名华美医院,始建于1843年,迄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建立的西医医院之一。自创办以来,几易地址和名称,无论是身处时局艰险的动荡年代,还是欣欣向荣的改革开放时期,医院都从未停止发展的脚步。
1998年拍摄的宁波市第二医院 来源:《甬城记忆——宁波市档案馆馆藏影像档案选编》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宁波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翌年,一位名叫玛高温(Daniel Jerome Macgowan,1814—1893)的美国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受到委派来到中国传教。据记载,他出生于美国罗德岛州,肄业于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1843年11月,玛高温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宁波,想在这里开办一个西医诊所。玛高温旧影 来源:布里斯托大学图书馆
彼时的中国仍处于晚清时期,百姓很难接受西医这种新鲜事物,所以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好在有位宁波本地商人被玛高温的虔诚和理想所感动,慷慨解囊,免费提供了自己在市区商业中心的房子给玛高温安家立业。如今在计算宁波市第二医院的创建时间时,都以1843年为始。玛高温在宁波曾发出如下广告:“玛高温,寓浙江宁波府城北门外爱华堂,讲道劝人,施药治病,最恶鸦片害人,即中国所禁者。有人真心求解,可来本堂救治。”佑圣观“浸礼医局” 来源:宁波市第二医院(下同)
1846年,在宁波老城北门外北郊的“佑圣观”的一栋普通房屋内,玛高温开张了名为“浸礼医局”的西医诊所。之后他买下这些房屋,把它们作为医院及其附属医疗建筑和住房。虽然名字被称为“医局”,但这里设备简陋,没有病床,更不用说具体的分科了。 可以说,玛高温是宁波这座医院的开宗立派之人。但它在初期的发展,离不开另外两位外籍人士——美国人白保罗和加拿大人兰雅谷。1863年,玛高温返回美国。1875年,美国传教士白保罗(S.P.Barchet,1843-1909)来宁波主持浸礼医局。这个时候,诊所的地址已经从佑圣观更换为北门城墙外的姚江边(今永丰路42号华美医院旧址),并建造男病房,设置了20张病床。白保罗医生拥有高超的医术和一颗仁爱之心。他不懈努力,医院的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1880年,白保罗增建女病房,设置10张病床,将医院更名为“大美浸礼会医院”。
“大美浸礼会医院”
在1880年—1890年这段时间里,浸礼会医院每年治疗的门诊病人超过6000人,住院病人超过250人,医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891年,白保罗劳累过度,离开宁波前往上海休养。继任者兰雅谷(James.S.Grant,1861-1927)从此投身宁波的医疗事业,将西医的技术和理念带入宁波。
19世纪末医院地形图
兰雅谷院长旧影
兰雅谷在任期间,为宁波医疗事业发展倾其所有。1915年,他将其担任宁波海关港口检疫官13年酬金悉数捐给医院,用于扩大医院的病房和建造手术室。地方有识之士见此景象后深为感动,争相效仿,来自国内社会各界的捐款承担了超过半数的建楼费用。医院也在这一年改名为“华美医院”,寓意中美两国友好合作。1922年,华美医院决定进一步扩建,建造新大楼。由于缺乏资金,兰雅谷竟将宁波社会人士于1920年祝他六十大寿时的500余份贺礼悉数捐给了医院。正如《兰雅谷先生六秩大寿来华卅周纪念会劝集医院经费启》一文所云:“先生精于医学,植品端方,居心慈善。三十年前来华,即任北门外华美医院院长,专以救世活人为急。约计自任事讫今,经其医治者不下数十万人,无不尽心竭力。”
1930年,宁波华美医院住院大楼落成投入使用,图为以大楼为背景做成的明信片
20世纪30年代的华美医院大门
在募集得到足够的资金以后,医院新大楼于1926年动工。1930年,宁波华美医院住院大楼落成投入使用,大楼以拆掉的宁波北门城墙砖为建筑用砖,并仿制宁波北城门的外观建成。新建的住院大楼正面4层、两边3层,具有东方式的屋顶,屹立于姚江之畔,可以说是当时宁波的地标建筑。这座大楼时至今日仍用于医疗服务。1930年落成的护士宿舍
1927年,兰雅谷院长因病去世,美籍汤默思医生接替工作,华美医院在管理层面上步入了新时期。1930年,医院重新组织董事会,汤默思、任莘耕、丁立成等组成院务委员会,汤默思任院长。任莘耕任副院长,他也成为了华美医院历史上第一位华人院长。1934年,丁立成任院长。1935年,华美医院设立了公共卫生部,之后几年里增设妇科、传染科肺结核诊所、气胸诊疗所等,扩大了医院的规模。
20世纪30年代华美医院董事会成员合影
而在护士人才培养方面,1918年,宁波私立华美高级护士学校成立。护校从1925年创办至1952年与宁波卫校合并,共培养了247名毕业生。上世纪初华美医院的普通病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华美医院也罹受其难。1940年10月27日,侵华日军对宁波实施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开明街区暴死事件频发,染疫者纷纷去医院就诊,医生始视症状均为畏寒、头痛发热,多误诊为恶性疟疾,故治疗均未见效。最早找到病原体的就是华美医院院长丁立成医师,他经化验,确诊为鼠疫杆菌,为控制疫病的蔓延作出了贡献。1940年的华美医院
1941年,宁波沦陷,医院改名为“华华医院”,外籍人员也尽数回国。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外籍人员陆续返院,日常工作终于得以恢复,华美医院也恢复原名。
丁立成院长通过化验发现鼠疫杆菌
1946年,医院年门诊病人超过37000人。医院扩建了规模,配备了救护车,还在孝闻街开设了一家简易分诊所。1949年10月18日,国民党军用飞机轰炸华美医院附近的永耀电厂,投下的燃烧弹将医院住院大楼的楼顶和华美护校烧毁,药品和物资损失巨大。华美医院的职员发扬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坚持工作,甘于奉献,使损失降到最低。 新中国成立初期,医院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1951年10月,宁波市人民政府接管医院,这一时期医院已有84名职工。1954年10月,华美医院改名为宁波市第二医院,吴元章出任院长。上世纪50年代的宁波市第二医院
老华美楼
从1955年到1965年的这段时间里,医院从仅有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口腔科4个临床科与药剂、放射诊断和化验3个医技科室,发展为拥有内科、普外、胸外、骨科、泌尿、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产科、中医、理疗、超声诊断、心电图、药剂、放射、化验等众多科室和附设药厂的多学科综合性医院。开设的病床增加至280张,年收治住院病员数超过7700人,年门诊量超过220000人次,全院正式工作人员接近300人。
1965年宁波市第二医院门诊券
这一时期,医院在外科学术领域发展迅速,不少手术不仅仅在宁波,在浙东地区也是首先开展。1970年,医院建立了烧伤科;1973年,建立了肿瘤科和肿瘤免疫实验室。 改革开放以后,宁波市第二医院迅猛发展。1980年,医院成立了省内首家加强监护病房。1982年,成功完成宁波市首例肾移植手术,成为国内最早实施肾移植手术的医院之一。1987年,医院成为省内首批三级乙类综合性医院,并成为浙江医科大学教学医院。1990年通过等级医院评审时的纪念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医院为了宁波整体医疗环境的改进和提升不断贡献力量。1985年5月,医院妇产科迁出,另组建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1993年5月,医院骨科、脑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和普外科等科室迁出,组建宁波市李惠利医院。1999年9月投入使用的新住院大楼
1996年12月,医院位于西北街的新住院大楼开始动工,1999年9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2000年,眼耳鼻喉口腔医疗中心项目在西北街动工,2002年10月竣工。2007年12月,医院综合医疗用房项目动工,2010年10月投入使用。2016年12月,宁波市第二医院北院区正式启用,其前身为市传染病医院、市肝病医院。1998年12月23日,台胞朱绣山先生捐资500万元建造宁波市第二医院眼耳鼻喉口腔医疗中心
2010年,医院成为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是浙江省首批17家通过第四周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的医院之一。2018-2021年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连续4年进入全国百强、获A+评级,其中2020、2021年连续2年排名宁波市第一、全国前70。
现在的宁波市第二医院
医院现有院区2个,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承担宁波地区及绍兴、台州、舟山等周边地区急危重症救治和疑难疾病诊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肿瘤与慢病防治及指导、新发与再发传染防治及指导、烧伤救治中心等任务。2022年,门急诊总量173.41万人次,出院病人10.33万人次,手术4.41万例次。至2022年底,医院有职工3189人,有烧伤科、神经外科、传染病科、肾内科、消化科等专科进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中国医院影响力排行榜等专科榜单排名百强。 180年筚路蓝缕,宁波市第二医院从一个小诊所成长为一个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见证了中国医学三个世纪的沧桑巨变。在几代人的努力下,这里亲历了宁波这座城市的兴盛繁荣,引领了甬医的发展进步。
原文:穿越180年的厚重历史,看宁波这个老牌医院的光阴故事!
来源:宁波档案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