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中有“以阳爻为九”之说。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除了登高、品菊花酒、插茱萸这些通用的习俗以外,地处东海之滨的宁波也有一些专属的节日印记。发展至今,这个节日也是对中华慈孝文化的一大承载。 重阳登高为一大习俗,图为1992年5月宁波奉化溪口雪窦山风光 余德富 摄 重阳登高 19世纪的天封塔旧影 来源:《杜德维相册》
建成后的宁波中山公园门楼 来源:《鄞县建设》(第一集) 重阳食俗 宁波院士公园内的菊花 陈志鹏 摄 制作桂花糕 来源:甬派 白糖细糕和印糕板 来源:市老字号企业协会 重阳节当天宁波还有不少独特的食俗,例如吃螃蟹宴。据传这个习俗来自明代宁波范钦、屠本畴两大望族的重阳家宴。从节令上推测,这个蟹应该指的是大闸蟹。另外过去宁波人喜欢吃重阳粽,这在外地的朋友看来似乎有点不合时宜。据民国时期《鄞县通志》记载,“重阳,各家制角黍,亲戚互相馈遗,谓之挑重阳担。设酒馔以祀祖先,祀毕,家人欢聚享食”。 宁波碱水粽 小啊呜 摄 记载中的“重阳担”也很有讲究。宁波老话“重阳担,挈只篮”。这个篮指的是饼盆篮。篮子的颜色为红色,里面有好几层隔开,一层放钱,一层放酒,一层放重阳糕。每到重阳佳节,挑上送父母。按照宁波人的性格,里面东西的数目都是有讲究的,寓意“长长久久”。“重阳担”与“端午担”相呼应,由此可见,宁波人一直以来都有浓厚的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 重阳慈孝 “董黯取水”雕塑来源:江北区委宣传部 首届中华慈孝节百人现场制作年糕活动 来源:江北区档案馆馆藏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孝文化承载着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一个承载着敬老爱亲的重阳节,一定会更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基础。 原文链接:现在这个点还吃粽子?来看看独特的甬上重阳习俗...... 来源:宁波档案微信公众号 |
周日风比较小,想着开车去金峨山看杜鹃花,结果刷到网上的网友说金峨山拐进来的路口就开始堵了,一路堵堵堵
事情还得从前几年说起,买了一个新的小区房子,在交付前就进了业主群。然后被隔壁邻居加了微信,俗话说远亲
之前路过宁波始祖鸟的店铺,看到有人排队,还以为这家店很火,有很多人买。结果今天在网上刷到网友吐槽说,
今天中午和宁波的朋友,聊起关税后有什么影响。知道他们家亲戚都做些零零碎碎小生意的,他说,没有影响呀,
世界上花的颜色虽然很多,但是黑色的花却十分稀少。黑牡丹,指近于黑色的牡丹,并非真的黑如墨炭。这次我在
前天去M6买牛奶,冰柜就已经空了。昨天中午去也买不到牛奶,米面油也没了,到了昨天下午就听说多家门店在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