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江水底隧道的勘察设计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1987年6月20日开工,1995年9月26日竣工。
至今已近半个世纪了。
甬江隧道,联接江南红联与镇海城关,属于交通要道。
1995年11月8日建成通车后,因为规划过时,所以设计之时就是双向二车道。
在当时镇海及江南地区的车辆保有量还不大,加之当时电瓶车较少,因此完全能应付当时的交通状况。
当年甬江隧道建成后,对机动车实行收费通行原则。
以前原则上禁止非机动车通行,但因为当时车流量不大,所以甬江隧道管理人员一般实行机动车收费,电瓶车免费原则,偶尔上面检查的时候会禁止电瓶车通行。
慢慢的 ,随着江南及镇海城关市民拥有私家车的增加,及市民电瓶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甬江隧道通行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大问题,
因为上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设计的局限性,所以甬江隧道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新问题。
特别是2010年甬江隧道取消收费后,问题更加突出,甬江隧道也成为镇海市民针对交通方面投诉的中心话题之一:车道狭窄,机动车非机动车道混杂,小的车祸不断发生,等等等等。
各方话题不一,就机动车而言,基本就是投诉电瓶车开入机动车道(其实甬江隧道是没有非机动车道)。
电瓶车带人,更有电瓶三轮车慢速占据道路等等(这个确实是最头疼的);
而对电瓶车来说,投诉的多是没有非机动车道。
在网络各平台上电瓶车车主普遍反映沿江路的渡轮每天来去电瓶车要收4元,而对每天工作在红联定居在镇海的打工人来说,一个月也不是小数字,而且渡轮时间不固定,更要命的是下夜班,游轮还没有了。
同时招宝山大桥又禁止电瓶车通行。
因此甬江隧道成了电瓶车来往镇海与江南间的唯一通道。
接着镇海渡轮的取消,而地铁二号线又根本解决不了电瓶车过江的问题,因此事实上,近年来,电瓶车过往甬江隧道的数量激增。
原本甬江隧道只有少数管理人员,在有关部门的严政后人员减少。
管理人员及志愿人员加起来只有十来个人。
开始,电瓶车进入隧道口时,管理人员及志愿人员会上前劝说,于是有的电瓶车会停下来,有的担心上班迟到,会加速冲关,更有几十辆甚至上百辆电瓶车一起冲关的宏大场面,为人叹为观止。还有的等待,等管理人员人少时再通行。这个还算温和的,脾气火爆的电瓶车司机还经常同管理人员打架,上演全武行,吵架则是天天有。渡轮取消后,加之招宝山大桥禁止电瓶车通行,如果甬江隧道再禁止电瓶车通行,事实上等于 剥夺了电瓶车的过江权。
以致于从禁止电瓶车通行的第一天起,该政策就事实上已经寿终正寝。
从此后,虽然形式上甬江隧道还是禁止电瓶车通行,但实际上管理人员对 电瓶车通行甬江隧道已经是管不住了。
再后来,甬江隧道口的禁行标志牌上已经没有了非机动车的标志。
十年前,2013年起,甚至于甬江隧道管理方在考虑设置非机动车道的问题了。
不过,话虽如此,但毕竟甬江隧道内部狭窄,设置非机动车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虽然各方都在称考虑在甬江隧道设置非机动车道,但考虑了十年了,还是没能考虑成。
电瓶车该通行的还是通行,
小车司机该投诉的还是照样投诉,一切照旧。
隧道还是这么宽。
有两个方案供有关部门选择:
一、让出一条机动车道供非机车通行。
把机动车改成单行道。
(交警部门在2013年邀请宁波工程学院的专家制作了隧道单向通行方案,已经完成了前期调研,初步确定由镇海往北仑机动车单向通行,电瓶车双向通行。届时,北仑方向过来的机动车只能走招宝山大桥或明州大桥了)。
二,机、非错时通行,机动车通行×x分钟,然后非机动车通行xx分钟,这样交替通行。
大家看看,甬江隧道非机动通行到底怎么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