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被误称百年后,为“珠穆朗玛峰”正名的是阿拉宁波人!  [复制]

阅读[] 回复[0]

发表于 2023/07/17 09:21:16 来自 浙江宁波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夏日的宁波烈日炎炎,而此时的珠穆朗玛峰还是白雪皑皑。近日,我国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利用雷达剖面测量方法测得珠穆朗玛峰顶部最新积雪厚度为9.5±1.2米,为研究极高海拔冰冻圈及珠峰顶部岩石圈动态变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数据。作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一度曾被称为“额菲尔士峰”。为它正名的是宁波籍地理学家王鞠侯。

1975年发行的《中国登山队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特种邮票(其一) 来源:网络



历史原因

1852年,印度测量局局长,英国人乔治·额菲尔士(George Everest)未经我国允许,擅自窜入珠峰地区进行测量。1858年,他又擅自以其名“额菲尔士”作为这个世界最高峰的名字。此举曾获得了世界上的承认,我国旧时的地理教科书和地图也一直使用这个名称。

英国人乔治·额菲尔士 来源:网络



1951年1月9日,《人民日报》在《伟大的祖国》专栏上刊出一幅喜马拉雅山主峰的照片,所附说明文字为:这就是世界上第一高峰——额菲尔士峰。

关键人物

在看到《人民日报》的报道后,时任开明书局编审、自然编辑室主任的王鞠侯,注意到1717年清廷测绘全国地图时,已发现这座山峰,并采用藏族人民所定之名标上“珠穆朗玛”(意为“圣母”),这比英国人早了135年。王鞠侯拿着这张报纸找到《开明少年》的主编叶至善,两人商量后一致认为,给喜马拉雅山主峰正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题材。在1951年2月16日出版的《开明少年》上,王鞠侯发表了《大小高低》一文。


鞠侯先生照片 来源:网络


《大小高低》一文发表后,引起当时《人民日报》编辑胡仲持的注意,当年3月4日,《人民日报》以《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为标题,一字不改地转载了王鞠侯写的《大小高低》一文中的一大段,前面还加上《编者按》:耸立在我国西南边疆上的喜马拉雅山主峰,过去曾被称为“额菲尔士峰”,这是错误的名称。它应该叫做“珠穆朗玛峰”。本报1月9日《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图片说明中错误地沿用了“额菲尔士”称,应予更正。本年2月16日出版的《开明少年》杂志第66期上,发表了鞠侯先生的《大小高低》一文,其中有一段是说明这个问题的,现摘录转载在这里,请大家注意。为其正名的是我国地理学家王鞠侯。

1951年3月4日《人民日报》摘录转载 来源:网络


《开明少年》杂志 来源:网络


后胡仲持又请王鞠侯对考证的资料再加核实。王鞠侯当时已身患肺癌,但为了完成这一神圣使命,依然抱病去北京图书馆和故宫博物馆查找第一手资料,找到了木版精印的康熙时代地图。在地图上,喜马拉雅山的各个高峰均标明名称,而珠峰与所谓的“额菲尔士峰”无论从经度上看、还是从纬度上看都是在同一位置上,这就铁证如山了。其实,远在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清政府在测绘全国地图时,就已发现了此峰,并用当地藏族的称法“朱母朗马阿林”标注在《皇舆全览图》上。可惜地图绘制完成后,一直被锁在深宫中,人们无从知晓。

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出版总署的联合通报 来源:网络


1952年5月27日《人民日报》刊发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出版总署的联合通报,正式把“额菲尔士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把“外喜马拉雅山”正名为“冈底斯山”。四天之后,即1952年5月31日,《人民日报》刊出更正:“圣母之水”应为“圣母”。可惜的是,此时王鞠侯已长眠于地下一年多了。


情系桑梓

王鞠侯(1902—1951),名勤堉,字鞠侯,宁波慈城黄山(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黄山村)人。据《慈溪王氏宗谱》记载:“王鞠侯,名勤堉,字培斋,号鞠人,小字虎来,效实中学毕业。”

《慈溪王氏宗谱》 来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1922年,王鞠侯考入东南大学,师从竺可桢学习地理。毕业后曾在南开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执教,投身于我国的教育事业。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回家乡慈城黄山执教,任崇本学校校长,并兼任慈溪县立初中(今慈湖中学)西区黄山崇本补习班负责人。敌后办学,环境恶劣,时受敌伪骚扰。王鞠侯团结师生,一面教学,一面积极参加各项抗日救国活动。之后又任副教授、教授等职 。1949年王鞠侯进开明书店任编审、自然编辑室主任。1951年,王鞠侯因病逝世。

今天的慈城镇黄山村王建勇 摄



原宁波市崇本学校王建勇 摄


王鞠侯毕生刻苦钻研,潜心著述,译有《地质学浅说》《近代地理学》《地球进化之历史》《世界大战与地理》《地理学史》《自然地理学概论》《从法兰西到斯堪的那维亚》和《世界气候志》;撰写了《地球与地面》《青年气象学》《世界一周》等多部地理学方面的专著和科普读物。


黄山古村“大夫第”花厅王建勇 摄


出于对家乡的热爱,王鞠侯还编写过几本与宁波有关的书。1929年,27岁的王鞠侯出版了《宁波谜语》。作为宁波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谜学著作,《宁波谜语》收录了当时鄞县、慈溪、奉化、镇海四县的谜语324则。在前言中,王鞠侯尝试将宁波的谜面和河南、广东等地的相比较,从而探索中国各地谜语文本流传之间的联系。一年后,王鞠侯又编写了《宁波歌谣》。书籍刊发后被《民俗》杂志整理、收录,并定名为《宁波歌谣一束》再次发行。该书共收录宁波歌谣66首,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学、民俗学价值。

宁波谜语》 来源:网络


王鞠侯为珠玛朗玛峰正名,维护了中国主权,清除了英国殖民主义在西藏的影响。他是我们宁波人的骄傲,值得被永远铭记。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sU5E3CWvfkBwVZii4W9jw

来源:宁波档案

作者:王建勇

Alternate Text

-关注 -粉丝

积分:
0
经验:
0

发私信 关注TA

  • {{item.title}}
    {{item.cataName}} {{item.user}} 更新于 {{item.createtime}}
1 到第

精彩推荐

  • {{reversedTitle(item)}}

    {{item.Summary}}

    {{item.Author}} 广告
    {{item.ReplyCount}} {{item.ViewCount}}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