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童村地处赤堇山山麓下,因多数村民姓童而得名,当地人习惯称为“童夹岙”。这个小山村,走出了100多名教授。近日,这里还迎来了一场盛事。村民们舞龙打鼓,举行 “宁波邹谷童氏重修宗祠续修族谱庆典”活动。 庆典活动大会前的舞龙热场 牛也 摄 邹谷童氏宗谱 戴庆来 摄 童氏宗祠 牛也 摄 童氏宗祠 牛也 摄 童村入口处有一座文昌亭。村口有一座小桥,桥下溪水潺潺。从宁波市区发车的公交车沿着狭长的公路穿村而过,给村里带来了都市气息。站在村中心远眺,周边可以看到八座连绵的山峰。童氏祠堂前的一副对联,“门外八峰山耸翠,亭前两岸水分春。”这是童村风貌的如实写照。作为千年古村,小溪流经全村,大树和老屋默默相伴。村里留下来一批百年以上的老房子,童第周故居、将军府等都历尽沧桑。 将军府(左侧建筑)牛也 摄 文昌殿 牛也 摄 童第周广场启智长廊 戴庆来 摄 古村船舍 牛也 摄 童氏宗祠内的“教授墙” 牛也 摄 童村开笔礼 供图:塘溪镇童村档案室 周再平 摄 由于历代童村人重视教育并且持续不断地努力,近一个世纪童村涌现出副教授级以上职称的人才已超过百人,包括童第周这样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中国山水画大师童中焘等名家。他们的姓名、出生年月、毕业院校等信息均展示在祠堂和文化礼堂。小山村成为闻名遐迩的“教授村”。 童第周(1902-1979),塘溪镇童村人。他少年时发奋学习滴水穿石的故事,激励了童村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童第周故居内“滴水穿石”座右铭 牛也 摄 童第周照片 供图:鄞州区档案馆 童第周在做科学研究 供图:鄞州区档案馆 童第周故居外景 牛也 摄 童第周故居内景 牛也 摄 童第周故居为一座晚清风格的四合院砖木结构,坐北朝南,由前后两进及两厢组成,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童第周的儿子童时中、孙子童和钦在故居的合影 牛也 摄 童村一角 牛也 摄 最近几年,村里引进了优质农业,出产的草莓、西红柿、白枇杷等,都已经小有名气;村里有一家开了30多年的工坊,制作的吉饼馅料足、口味香,周边村庄很多村民办喜事都喜欢到童村来购买。 吉饼工坊 李超 摄 青山绿水、名人故居、名特土产......这些都是童村的靓丽名片。童士春介绍说,接下来,村里将进一步做好新村建设,老房子修旧如旧,留住乡愁;进一步挖掘“教授村”内涵,让游客在村里,参观名人故居,感受书香文化;做强精品农业,让游客在村里可以品尝优质土特产,可以住下来。总之,要多管齐下,通过发展旅游业,从而带动村庄的发展。 来源:宁波档案 作者:鄞州区档案馆 |
镇海区郑氏十七房的南侧,有一片鸢尾花海,色彩斑斓。花海里有水泥路,四周有健身步道,北侧还有农耕公园和
最近在看房,发现宁波有些房子挂了五六年了,有些价格确实高于市场很多,这样的房子卖不了很正常。但是有的
作为一个82年,43岁的中年大叔,降薪的事情终于也轮到我了。我从事的行业现在属于“人人都嫌弃的”,虽然是
油条只要是旁边没有放油锅的,都尽量不要买。以前去吃早餐时,爱吃油条配豆腐脑,只要有油条的地方我都会叫
我已经32岁了,最近找工作,在网上投了很多简历,很多公司听到我的年龄婉拒了我,有些公司在沟通的时候明确
温馨提示在东方热线APP参与每晚8点红包互动话题,你就有钱拿!|今日话题|今天是五一假期回来的第一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