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海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出版的《镇海老照片》画册中有一张标为“十九世纪末镇海甬江入海口山海风光”的老照片。照片上的水面宽阔,中间有一艘巨大沙船,满张风帆,驶向甬江入口,船上隐约可以看见期待回家的水手。在沙船的正后面,有一小山,山顶一圆形建筑物,并有几个黑黝黝的洞口。同小山相连的右侧山形略高,山巅有两层建筑物。在两山夹谷处隐约见电线杆柱及上山小径。小山的左侧滩涂中有一江流直泄而下,出口有一小船刚刚入海。滩涂里边是连绵的屋宇,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安静而祥和。 十九世纪末镇海甬江入海口山海风光 来源:《镇海老照片》
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镇海气象站(照片底部为宏远水泥炮台的台壁) 供图:陈一鸣
试验风电场于1980年动工,一期装机的两台风力发电机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其中一台为美国制造的10千瓦风力电机,另一台为英国制造的4千瓦风力发电机,发电后经变频升压并网于当地的10千伏配电线路。1981年3月,一期两台总装机14千瓦的风力发电机正式投入试验运行,标志着我国风力发电开发和利用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风电试验场正式投运后交由浙江省电力修造厂负责运行管理,并把每年的试验运行情况报送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笠山试验风电场的建成,给浙江电力修造厂研制和开发国产风力发电机提供了一个实验基地。 笠山顶上曾经的风电试验场 来源:网络
浃水大闸建成正面
大笠山因为建设的原因不少历史遗迹已经消失,令人欣慰的是小笠山顶宏远炮台的遗迹大部分还在,目前政府出资正在进行修缮恢复中。如今的甬江口,一个洋洋东方大港正在这里崛起。对比旧影,忆古思今,令人感慨万千,回顾历史,百余年来笠山的变化就是我们国家抵御外辱,奋发图强,砥砺前行的缩影。 来源:宁波档案 作者:陈一鸣 |
亲戚孩子,本科,211学校毕业一年,学的是英语类,来宁波找工作,之前准备考试啥的,几乎没什么工作经验,
看到了M6老板深夜的一封信,大家怎么看?现在感觉很多人都不会去预充值了,有时候虽然多充多送,但是风险还
好久没有做动车去上海了,查了一下,基本上要140起,最贵的要170多,很多都是160这样。
去天港禧悦吃饭,没想到一看菜单傻眼了,整张菜单看下来就没有价格低的菜,既然都进来坐下了,也不好意思走
周末去逛街,商城衣服琳琅满目,价格高的离谱,我这月薪过万的,都不敢下手买一件二件,却成了以前瞧不上的
今年年初失业了,一直在找工作,上一份工作单休太忙没时间陪家人,于是想找一份双休的工作,后来才知道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