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春秋——逝去的岁月(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读古诗很欣赏古人那高度凝炼的诗句,觉得意景美极了!当然古人赞赏的也许是大自然的山景,但有时候让人觉得生活中的道路何尚不是如此呢? 就在我度日如年地希望公社政府早点安排我们去哪家社办厂做工,也好早点定下心来的时候,一天下午却有个公社中心小学的老师来访,他给我捎来中心小学校长的口信:问我“愿不愿意去教小学课程?愿意去的话明天去校长的办公室详细谈谈。”
那时我想:当时的中心小学的校长本来就是公社教学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在公社中学校长没有调来之前,一度也曾经兼管过中学的工作,所以对我们的情况应该是有所了解的吧。 再想想自己这时已经教了八年的书,和孩子们相处已经习惯了,似乎对老师这个工作也有了一定的感情。假如换一种工作不但要从头学起,还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兴趣能否适应得了?所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第二天我走进了中心小学的校长办公室。 果然,那领导很客气,见面后给我倒了一杯水,仔细听我叙说了我们离开中学的经过,尔后征求我的意见说:“既然你还没安顿下来,那愿意不愿意暂时来教小学?假如同意,你的工资待遇不变。”还说,“现在下面有两所大队小学都缺老师,你愿意去哪一所由你挑。”接着又向我介绍了这两所小学的基本情况。。。 我被感动了!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能耐心听取意见而又能尊重别人的领导——就这样从中学来到了小学。
我选择去的小学在一个非常容易让人记住的村子里——黄泥桥。不知怎的,听到这个地名就让我联想起《水浒传》里面的“黄泥岗”——也许因为读过《水浒传》,对里面的粱山好汉在黄泥岗上“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印象太深了吧?不过,这个小学却不是在地势险恶的山岗上,而是座落在四周田野环抱的一个村子边的绿树丛中。 据说这所学校的校舍是解放前四十年代当地一位在上海做生意的老板造的,整个布局坐北朝南:前后有两幢日本式的平房,四个宽敞明亮的教室,两边对称,前面中间是教师办公室,办公室后面是走廊和天井花坛,后面中间是礼堂,最后面是一排小屋(大半是教工寝室,最旁边一间为厨房),全部校舍一律都是青砖灰瓦——这在当时的农村里实属罕见。学校前面有一片长着高大的梧桐树和冬青树(其间夹杂着杨树,樟树,枸橘等)的小树林,学校后面是一条美丽的小河。 确实,我一去就喜欢上了这个学校的美丽环境,更让我舒心的是:学校的负责人恰恰是我的小学老师——读小学六年级时的班主任。 老师非常照顾和尊重我,特意让我教小学的毕业班课程,兼班主任——这样和中学初一的学生也只相差一年,便于我能迅速熟悉小学的课程和儿童的心理特点,从而能够顺利地展开工作上好课。 尤其让我难忘的是他有空常与我聊天,劝慰我人生这点小小的挫折算不了什么(关于民办“整顿”),并大力支持我把当时的“高师专科”读下去(那时除了每个寒暑假期十天或半月去学院读书之外,每个月还需集中两三天去听课。每当教育学院的通知一来,他就帮我把课排出,让我安心去学习)鼓励我说“别放弃——有机会你会回到中学的。”
老师是从解放前过来的,听他回忆说——四十年代刚走上讲台时还穿着长衫呢!经历过人生的大风大浪。。。最惨的是在“文革”中被批斗,曾遭到造反派的暴打,差点致残,但他从来不耿耿于怀。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有一次市教育局有人专门来调查老师“文革”中被打一事,查问打手。但他以“已经处理过了”一句话轻轻带过,不愿重提。。。。。。我在旁边几次欲说,都被他以目光与手势阻止。。。待调查人员走后,我十分不解问他为什么不反映?他淡淡地微笑着说:“打人者对我没仇,受人利用,后来也来认过错。都过去了——还提他干什么呢?”老师的话后来让我深思了许久,当时我想:我可能做不到这样哦。 就这样,在这所环境幽静美丽,氛围宽容舒畅的小学校里,我又度过了三年难忘的教书生涯。
|
|
[恭喜,此贴已于2023-05-02 10:52:44 在海曙区 被 二郎君 推荐,推荐理由:原创内容]
[恭喜,此贴已于2023-05-02 12:13:51 在江北区 被 车前子7 推荐,推荐理由:原创内容]
[恭喜,此贴已于2023-05-02 17:17:51 在60年代 被 担风袖月@wechat 推荐,推荐理由: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