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黄包车因为是从日本引进,所以前身也叫“东洋车”。为了招揽生意,车夫喜欢把车身漆成黄色,所以后来都叫成了“黄包车”。晚清时曾于宁波税务司任职的杜德维在相册中收藏了一张名为《在黄包车上的日本妇女》的照片。但根据相关人士的考证,这张照片拍摄于日本,宁波开始大规模出现黄包车,要在民国以后了。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宁波城区因为交通不发达,地域范围又小,很多交通工具都不是很方便,而黄包车具有适应性强、雇用方便、车资低廉等优点,因而成了城区内的主要交通工具。《在黄包车上的日本妇女》(1880) 来源:《杜德维相册》
宁波有句老话,叫“脚娘肚当米缸”,指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靠两只脚赚钱谋生。这句老话用来形容旧社会的黄包车夫是非常贴切的。旧时会经常去乘坐黄包车的,大多是一些生活比较富裕的人,一般的平民百姓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情,才会去讨黄包车。 不少人知道黄包车夫的形象,主要是通过老舍先生的经典小说《骆驼祥子》。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祥子在前期是位面容黝黑、体型健壮、身材匀称的年轻男子。而在旧时的宁波,不少黄包车夫也是这一形象。他们常常头戴一顶破毡帽,身穿一件破衣裳,脚穿一双草鞋,不论四季变换,一年到头总是没日没夜地奔跑于大街小巷之中。车夫们住的往往是破房,盖的是没有被面子的破旧棉花胎,吃的是咸菜淡饭,生活十分清苦。旧社会时宁波的黄包车夫 来源:网络
“戴着星星出门拉生意,披着月亮回家住茅房”,这是老宁波对黄包车夫艰苦工作和生活的描述。由于大多不识字,黄包车夫除了拉车,空闲时间一般都用来睡觉休息。赚钱稍多一些的车夫,空闲时偶尔会去茶馆喝喝茶,或去书场听说书,这就算是他们的休闲生活了。 小说《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的人生理想便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但这个卑微的梦想最终还是破灭了。当时很多车夫只能向车行租车。民国时期的城市,普遍都有黄包车行,类似于今天的出租车公司,宁波也不例外。当时有一家开在小校场对面、一言堂旁边的车行,叫做“鼓楼黄包车行”,内有车二十余辆,经营人姓许,在城区颇有名气。旧时黄包车上的车铃来源:网络
后来车行得到发展,由许氏的第三代,许定高、许定梅、许翠菊兄妹三人共同经营。妹妹许翠菊打理车行内务,两个男子经营车行业务。当车夫接不上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就自己拉车接客。由于兄妹齐心协力,加上对租车的车夫和行里的工人都很客气,不论大小生意都服务周全,所以生意慢慢做大,车行也有了不错的声誉。旧时宁波华美医院门口的黄包车 来源:网络
另外在十字井巷和车轿街的交叉口,宁波曾经有一家名为“鹏飞”的车行。车行的前身是轿行,自民国后坐轿的人逐渐减少,这才改成了出租黄包车的车行。解放后车行改成了茶馆。“鹏飞”车行的复古字样 周海奇 摄
新中国成立前,租黄包车维持生计的人,大多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城市贫民,或是住在城郊农闲季节出来找活的种田人。这些人要租车,先得找个与车行老板有关系或者信誉较好的人做中介当担保人。租用的时间是以下午三点至第二天早上五点钟,或以当天早上五点到下午三点为一日,每日租金约为两三升米。每到过年,车行内的伙计,一定会把每辆黄包车擦洗得干干净净,给一些显旧的车再重新涂上黄漆,一些过时的装饰也会在这个时候更换掉,以此表示辞旧迎新之意。每年正月初五天还没亮,像“鼓楼”黄包车行的许家一定会在门前举行祭拜财神的仪式,以求当年生意兴隆,行里平平安安。
旧时的黄包车夫 来源:法国里昂大学东亚学院
作为当时宁波老城区的主要交通工具,黄包车是人们出行做生意时的首选。城隍庙、鼓楼沿、西门口的航船埠头和旧轮船码头,都是黄包车夫拉客的必到之地,这是因为老底子的宁波人过年过节时走亲访友一般都乘航船,外出做生意时也往往到轮船码头乘船。现在宁波街头的黄包车雕塑 周海奇 摄
旧社会不少有钱人常常自己家里会买上一辆黄包车,雇佣一位专职车夫,市面上称呼这种黄包车为“包车”。老板为了摆阔气,还专门会为车夫做件料子不错的衣服。每当上了包车,坐在车上的便会踩响安装在踢脚处的铃,一路上叮当叮当,相当于现在车上的喇叭,为了提示有车子来了,前面的行人应该让开路。当娘姨(佣人)听见门外的包车铃声时,就会赶紧跑到大门口来迎接主人家进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黄包车夫这种极端压榨人力的职业也开始慢慢被废除了。清代明信片中的黄包车 来源:网络
60年代以后,随着三轮车的出现,黄包车渐渐淡出了宁波人的视线。只是不少宁波人仍然习惯把三轮车称为“黄包车”。不久,经营情况一般的车行也都纷纷关了门。如今在宁波,也只有在博物馆或影视城里能看到人力黄包车的身影了。到了90年代末,宁波老城区的三轮车也渐渐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私家车。
上个世纪70年代宁波三轮车票定额报销单 来源:网络
来源:宁波档案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SIOU2au1aWtLBu499Yp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