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中国古代“快递业”究竟有多快?次日达不是说说而已!  [复制]

阅读[] 回复[5]

发表于 2023/03/14 16:33:02 来自 福建三明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在中国古代,“快递业”的发展对于一个王朝而言是不容忽视的重大工程。倘若遇到边关告急或是流民叛乱,拥有强大通讯能力的“快递业”,往往能够及时将消息送达朝廷,从而使朝廷提前抢占先机。

正因如此,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们不仅建设了“驿站”,还对重要文书设立了“八百里加急”等时效性的要求。下面小沈郎就跟大家分享古代“快递”的那些事~

悠长的“快递”历史

中国早在秦代就有了较为成熟的物流系统,叫做“驿传”或“邮驿”,是古代朝廷为传递文书、转运物资而设立的交通组织,负责朝廷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

各朝代对“快递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快递员”必须年轻力壮、擅长骑术。同时,由于传递的文件多涉及国家、军事秘密,“物流人员”还必须诚实可靠、品行端正。

古代“快递员”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叫法,如“健步”、“轻足”、“邮人”、“驿足”、“递夫”等。

▲清明上河图中描述急递铺的画面,“快递员”正在等待命令

汉代时,“驿传”设立“邮、亭、驿、传”四个级别,五里设邮,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或传,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汉代以后,“快递员”主要以马作为交通工具传递近距离的文件,通常使用“单骑通信”的方式,换马不换人,一人跑全程;传递长距离的文件则使用“接力传递”的方式。

到了唐代,“快递业”迅速发展。“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并配有驿马、驿船。

古代“快递”的方式

古代“快递”方式主要由“步递”和“马递”组成。步递即靠人工步行投递,一般用于短程运输,且主体一般都是口信、书信等;而马递则用于长途奔涉,或者加急运输,例如传输政令、军情等。

在古代“快递”史上,尤为出名的莫过于“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是建立在马递的基础上,通过物流员二十四小时不眠不休加急传递的方式来实现的。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当属“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为博杨贵妃一笑,不惜派人八百里加急,将鲜美的荔枝从岭南运输到长安,才有了这样一段故事。

严格的保密措施

由于传递文件涉及政令和军情,古代“快递业”的保密工作历来受到各个朝代的重视。为防止所传递文件被人拆看、伪造,造成泄密,古人在文件密封上采取了特殊的保密手段。

秦代,文书写在竹简上,“快递员”会先将文件捆扎结实,在绳结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封泥是未经烧制的粘土物,极易破损并辨别出文书在途中时是否被私自开启。

▲“轪侯家丞”封泥

清代,“快递业”采取了“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长引隔眼”等多种文件保密措施。传递奏折等重要文件时,还专门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可以起到极好的保密作用。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封泥及封泥匣


如今,快递已成为当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行业。虽然这个词在中国存在了不过才短短几十年,可快递这个服务项目,在中华大地上已存在了上千年,留下了诉不尽的千秋故事。

Alternate Text

-关注 -粉丝

积分:
0
经验:
0

发私信 关注TA

  • {{item.title}}
    {{item.cataName}} {{item.user}} 更新于 {{item.createtime}}

发表于 2023/03/15 08:00:43 来自 浙江宁波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23/03/15 09:09:12 来自 浙江宁波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3/03/15 09:17:39 来自 浙江宁波

      快马加鞭

        发表于 2023/03/15 11:01:25 来自 浙江宁波

        车马奔腾

          发表于 2023/03/15 15:59:00 来自 浙江宁波

          学习了,
            1 到第

            精彩推荐

            • {{reversedTitle(item)}}

              {{item.Summary}}

              {{item.Author}} 广告
              {{item.ReplyCount}} {{item.ViewCount}}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