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清明,蛎肉肥津津”。眼下正是吃牡蛎的时节,宁波的宁海西店、奉化莼湖、象山等不少地方都盛产牡蛎,尤其是西店镇更被称为“牡蛎之乡”。这种贝类海产品被称为“海中牛奶”。它附岩而生,相连如房,每逢潮来,诸房皆开,故名“蛎房子”,宁波人一般也称“蛎蝗”,在山珍海味中属于“下八珍”之一。1973年,宁海县西店镇的妇女在挖蛎肉 来源:宁波市档案馆馆藏 余德富 摄
宁海县西店镇是宁波牡蛎的主要产地之一。据《宁海县志》记载,“铁江之中有两屿,曰石孔双山,县此三十八里,两岛矗立,状如印,内一岛平夷,古神庙在焉。宋进士冯唐英避乱隐此,见岩边牡蛎盛生,教居民聚石养之。”西店牡蛎展示 来源:甬派
这段文字描述实际上就反映了西店开始养殖牡蛎的那段历史,这也是有记载的宁波地区养殖牡蛎的开端。宋咸淳四年(1268年),正是南宋朝廷灭亡的前夕。进士冯唐英报国无门,流离隐避西店石孔村。他亲眼目睹滩涂上生长着一簇簇的牡蛎,遂教导民众聚石养蛎。相传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此后沿江群众多有养殖,惟西店镇在面积、产量上独著一方,分布于团堧、石孔、崔家、樟树等沿海村庄。西店牡蛎之所以鲜美,和这里的水质有关。此处海水咸度适宜牡蛎生长。所产蛎肉肥壮鲜嫩,口感爽滑甘甜,色泽上呈青玉色,质量上佳。 牡蛎分为野生和人工养殖两种。野生的大如拇指,用铁片拨开缝隙,挑取蛎肉,肉较小。现在一般都是养殖的牡蛎。几百年来,宁海习惯沿用“抛石养蛎”法,将拳头般大的卵石抛入海中。虽然溪坑卵石不花钱,只花劳力,但卵石体积小,容易陷入泥中,使附在石块上的蛎苗闷死,所以产量很低,亩产只有两三百斤。到了1979年秋,宁海县水产局曾组织西店、紫溪两个公社(乡)社队干部六人,专程赴厦门学习水泥条立体养蛎,回来后全面推广这种养法。这种方法因附苗面积大,可以充分利用水体,延长了牡蛎觅食时间,产量很高,一般亩产可达千余斤。养殖的牡蛎 来源:甬派
另外“皮带胎”养殖方法如今也较为普及,由于成本较低,又适宜牡蛎的生长,提高了产量,所以目前西店镇不少牡蛎养殖户都采用“皮带胎”养殖模式。个别村庄和养殖户已尝试从广东等地引进棕绳养殖太平洋牡蛎的方法。 有《竹枝词》写到,“采蛎家家放早舡,蓬头妇女趁江边。持刀挑出石中肉,一日功夫数百钱。随船落水蛎家舟,茅屋连间坐并头”。市场上的牡蛎大多去了壳再卖,挑蛎肉全靠人工完成,非常辛苦。在宁海西店,撬牡蛎的人,叫“蛎嫂”。一个熟手“蛎嫂”,一般一天只能撬10多斤牡蛎。一扎,一撬,一挑,看似简单,里面都是技术活。
撬牡蛎 来源:甬派
牡蛎壳尖硬锋利,操作时需要戴上手指套,稍有不慎,就会割伤手。牡蛎富含海水,手指套弄湿后非常难受。撬挑蛎肉人的手,大多生满冻疮。即使如此,不少人仍坚守着祖辈传下来的这份行业,靠着一份韧劲勤劳致富。每到出货旺季,生产的蛎肉除了商贩及时调往菜场应市外,还远销上海、杭州等城市。在宁海西店,养殖户都打上村庄姓氏品牌来彰显自家的品质。一时间,筐上一个个字号也颇为抢眼。随着现在交通的越来越发达,西店牡蛎通过各种渠道走向了市民的餐桌,鼓了村民的钱袋子,为当地村民致富创造了条件。 挑选牡蛎时,大小并不是最要紧的,关键是有没有泡过水。新鲜的牡蛎肉是浅黄或浅绿色的,闻起来带点海腥味,而浸泡过水的牡蛎,肉质会发白,腥味也会消失,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吃起来口感差。新鲜的牡蛎 来源:甬派
虽说从冬至一直到清明都是适合食用牡蛎的时节,但在不少宁波吃货眼里,牡蛎全年之中最好吃的,却是春节前后的这些天。这时的牡蛎,生长得恰到好处,无论味觉还是口感,都是非常棒的把握和拿捏。过了正月,天气渐暖,牡蛎个头愈大,但口感反而差不少。新鲜的蛎肉来源:甬派
新鲜的蛎肉来源:甬派
牡蛎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糖,人称“海中牛奶”,其所含糖元能使自身抵抗10公斤重量达30分钟,可谓“以柔克刚”。牡蛎可以生吃,但为了卫生,现在还是熟食为佳。“蛎蝗跑蛋”是宁波的一道名菜,声名远播。以前,不少西店镇当地的孩子喜欢用蛋壳装上牡蛎在火上煨烤,异香阵阵令人垂涎。被端上餐桌的牡蛎,经常与鸡蛋“联袂出镜” 来源:《宁波晚报》
“山下萦回绕碧苔,旧多牡蛎簇岩隈。如今好趁梅花发,吩咐儿童剔取来。”清代象山人孙天淮的这首《蛎山》,相信是不少宁波“牡蛎爱好者”喜爱的场景。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1eNbhL4MZ_Mh0T5FSY09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