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宁波的“红帮裁缝”,大家都会交口称赞。但其实在早年,宁波本帮裁缝名气更大,也更为神奇。明末清初,宁波本帮裁缝将成衣生意做到京城,尤其是以慈溪人为主体的成衣匠们,他们最早外出谋生,并提携乡邻共图发展,后来逐渐形成在外埠做中式服装的宁波本帮裁缝群体。有文献记载的“浙慈馆”文字及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财神庙成衣行碑》拓片为证。
“量体裁衣”场景 周海奇 摄
浙慈馆又名财神庙或成衣行会馆。《北京寺庙历史资料》记,“财神庙(成衣行会馆)位于西晓市街路南一二九号,共占地5.93亩、殿房80间。庙内共有神像、偶像31尊,礼器、法器50多件,供桌5张,院内有水井1眼。”现已拆改。
这座取名为“浙慈馆”的会馆由各成衣铺掌柜、伙友出资兴建,专供成衣行“祭祀”及“停柩”用的会馆,是旅京宁波慈溪成衣商人的主要活动场所。成衣商人们通过这种活动联络乡谊,实现同乡互助。
浙慈馆正门 来源:宁波帮博物馆
关于宁波,素有“会馆之设,肇于京师”之说。明末天启、崇祯年间,宁波商人在北京设立“鄞县会馆”;清初顺治年间,宁波商人又在北京建立“浙慈馆”。全盛时期,宁波会馆的数量在北京多达13处,并且全部集中到王府井旁边的小甜水井胡同,形成宁波会馆一条街。 曾经编纂过光绪版《慈溪县志》的慈城杨陈人杨泰亨在《佩韦斋日记》描述北京“浙慈馆”,“旧慈溪会馆(浙慈馆)在前门外东小市......国朝来吾邑宦京师者少,而旅寓多缝人,俗竟称为成衣会馆。余自咸丰已末抵京,应礼闱试,同乡人有殇余于会馆者,见戏台一座尚在院中,移奉文昌栗主于东厢,其门外则仍为浙慈会馆也......东院旧有碑,详叙会馆缘起......”制作成衣场景 来源:浙江政务服务网
“衣”“食”“住”“行”中,“衣”排在首位。当时,宁波慈溪裁缝几乎垄断了京城的成衣业。且从业人员逐年增加,数量相当可观。他们擅长制作京城人喜爱的中式礼服与常服、公服与私服、男服与女服。成衣业的逐步形成,亟需有个团体予以凝聚,以加强联络,团结互助,相互帮衬,共谋发展。在这个背景下,浙慈馆就顺应形势而建立,成员包括店铺主人(铺东)、高级工匠(工师)、下级工匠(工人)三种,领导者是铺东。奉伏羲、神农、黄帝三皇为祖师,主祀黄帝。并于六月十二日举行神诞祭祀。 这种以同乡为基础形成的行业协会,因为方言、习俗等的同一,使得各联系方有着天然的优势,情感上更为接近可信。其信息交流在渠道、内容等方面更为畅通、快捷,其联系更加紧密,其约束力也更加有效。年代上晚于浙慈馆的旧上海四明公所,俗称宁波会馆来源: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创设会馆,是商人团结同乡、互为支持的结果,又是扩张其势力的一个前提条件。商人们利用会馆为自己伸张正义,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结交朋友联络同乡。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成衣行议定加增工资匾额”中提到浙慈馆的工匠们通过与各界顾客商议手工费的提价,并取得了胜利。匾文如下: “会首及发起诸君,因近年来,物价日增,而同业工资仍循旧例生活程度实难维持。爰具热心,集资戏剧。恭请各界面议。稍加工资,以籍补助。再四力争,始蒙首肯。从此入会者,固可略苏久困。即使不入会者,亦得余惠同沾。倡办热情,感愧无极。谨修匾额,籍抒谢忧。悬诸会堂,以垂久远。请诸君公鉴”。 据文献记载,浙慈馆里立有乾隆三十七年《财神庙成衣行题名碑》、道光二十九年《重修财神庙碑》和光绪三十一年《财神庙成衣行碑》。其中以光绪碑的记述最为详尽,额首为“万古流芳”四字。
来源:中国国家图书馆
由这个碑记可知,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朱新年等73位裁缝捐银682两,钱5337吊,共用银1952两,对浙慈馆又一次进行了重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又立《财神庙成衣行碑》。从这些重修浙慈馆的历程和所立碑记中,可以窥见在北京的宁波慈溪籍裁缝及他们所经营的成衣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景象。由碑文可知,当时浙慈馆规模相当大,有殿宇、戏楼、三皇殿、老爷殿、配房等,供有发明了云锦五色的衣服、传下了裁缝手艺的三皇神像。从会馆捐款人名单推断,当时宁波人开办的成衣铺已遍布京城。 由碑文“当时成衣行,皆系浙江慈溪县人氏,来京贸易,教道各省徒弟,故名曰浙慈馆,专归成衣行祀神会馆”可知,清代北京的裁缝店都是宁波慈溪裁缝开的,垄断这京城的成衣行。在当初慈溪县人多的时候,此馆称为“浙慈馆”,但后来外乡人逐渐增加,就改称“成衣行会馆”了。钱泳《履园丛话》也提到,清初北京的“成衣行”,虽然各省人都有一些,但绝大部分是慈溪人,他们几乎垄断了京城的成衣业。此外,宁波慈溪裁缝还担负着培养教导各省徒弟的作用。 北京成衣行人数众多,其祭祖神会规模相当宏大。每年都要组织颇具规模的神会,筹资唱戏,参加者逾万;据穆学熙编《北平市工商业概况》载,北京的成衣铺“组有成衣行会,以三皇为祖师,往者每年开会时,例必醇资演剧,公议行规,约有工人万余人。”行中人数如此之多,其祭祖神会的规模可以想见。过去很多附近的小会馆也都商借“浙慈馆”进行祭祀酬神活动。这就是“行戏”。 每年由灯节以后,民间的三百六十行业,陆续也有唱“行戏”祭神的惯例。这种“行戏”差不多都是从正月十五唱起,一直要唱到四月二十八药王诞辰为止。“行戏”与堂会戏不同之处,便是开戏的时间很早,普通是午前十点钟就开锣,但是散戏也早。宁波天后宫戏台老照片 来源:《包腊相册》
梅兰芳先生曾在回忆录中提到“北京各种行业,每年照例要唱一次行戏”。大的如粮行、药行、绸缎行......小的如木匠行、剃头行、成衣行……都有“行戏”,大概从元宵节后就要忙起,一直要到四月二十八日才完。这一百天当中,是川流不息地分别举行的。“行戏”的性质,无非是劳动者忙了一年,借这个名义,大家凑些份子,娱乐一天。举行的地点,除了有些行业有固定的会馆外,大半都是假座精忠庙、浙慈会馆、南药王庙、正乙祠、小油馆……这些地方。 浙慈馆是“行戏”的大舞台。民国初年,清末缎匹库经承樊永培之子樊棣生,曾于此创办“春阳友会”票房,诸多名家、名票在此戏楼演出,盛兴一时。“胡琴圣手”孙佐臣之婿老伶工张荣奎也曾在浙慈馆演出,有资料显示:张荣奎在1919年4月20日演出《盘河牧马》,1919年4月21日演出《失街亭》两场。1949年拍摄的四大名旦合影,左起: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来源:网络
浙慈馆里的“春阳友会”活动热热闹闹。平日里,票友们在浙慈馆里练功、吊嗓、排戏。还有不少京剧内行在去天坛坛根喊嗓练功后,顺路就到浙慈馆活动,这里实际成为当时北京的京剧中心之一。程砚秋先生以借台学艺的身份在浙慈馆戏台参加演唱,艺名艳秋就是这时起的(在这之前艺名程菊侬),再后改成程砚秋。 “行戏”,对于成衣匠们来说,是一年一度同行见面的机会,于聚餐看戏外,还要互相商讨本行行规、研究兴利除弊的事务。浙慈馆戏楼更是成衣行业从业人员约集同行发挥作用的大舞台了。虽然浙慈馆如今已经消失,但这个地方见证了一段历史,更见证了早期宁波帮砥砺前行的足迹。
来源:“宁波档案”微信公众号
作者:曹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