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趟寻仙之旅说起来有些意趣,源于他的一个梦,刚好,他是个虔诚之人。
某天早上,他说他做了个很真实的梦,梦中有尊神像被遗弃在无人居住的破旧土楼里,神像缠满蛛网,破旧脏,神龛上方有字,但模糊不清,此时旁边有位老者对他说:好像是“晋公”二字。梦醒后他久久无法忘怀。过了一个来月,有天他正刷着短视频,一个“进庙”的民俗视频深深吸引着他,他点开了视频账号,刷着这个账号里面拍摄记录的各种关于庙宇开展的民俗活动,突然刷到一个眼熟的神像,神像上方“晋公”二字似击中了他……
自从跟账号主人私聊并打听到庙宇的位置后,他心心念念地就是亲自去一趟,寻找点什么,以安抚他那颗虔诚又躁动的心。
我们和庙宇同处一县,但分处两乡,我们在县城,那座庙宇却在非常偏的高山深处,位于高港村。驱车而往,我本以为“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然而并不,那山路是真绕,海拔是真高。足足开了有一小时的十八弯山路,他开着车,怀里揣着一颗期待的心,毫无感觉,但苦了后座晕乎乎的我和四岁的女儿。
经过偏僻山村中寥寥无几的路人指引,我们将车停在高港村部空地,开始步行。中途我们遇上了他一个初中同学,迎面时他是没有认出对方的,而就在双方即将错身而过的时候,对方惊喜地叫出了他的名字,我很难相信,他的同学穿着一身迷彩服,戴着一顶农民阿伯式样的竹叶编帽,骑着“太子”牌摩托车,这是即将下地务农的标配,要是对方没有认出他来,我想我们谁也无法将两人对上号。简单寒暄后,双方道了别,而最后那段路就是他同学给我们指的,然后我们继续往今天的目的地寻去。就这样,步行饶了半个村终于找到了仙祖庙。
依我这样的俗人看来,这里其实称不上庙,既没有旺盛香火,也没有雕梁画栋,只是一间搭在河边的房子,房子不大,神座和供桌占地三分之二,角落到处是蛛网灰尘,我抱着女儿有种无处下脚的窘迫,但我的种种心思都仅仅是心思,不敢表露,因为他很虔诚。
一到地儿,他就拿出早已备好的各种香烛贡品,在供桌上一一摆好……
女儿指着一座神像突然问我:“妈妈,这个‘公公’是哪国人?”
我愣了下神才想起早上刚跟她普及了中国人是黄种人,美国人是白人、非洲人是黑人这类常识,然后我看了看眼前的几尊神像,肤色有黄、有浅粉、还有一尊略黑,有一瞬间的哑然,然后我赶紧低头对上那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回答到:“应该是中国人”吧?当然,这个不确定的结尾我放在了心里。
那一整套在我看来很专业的拜拜流程做完后,我们开始观察神座上的神像以及周边各式对联,凡是文字类的我都没放过,皆拍照留存。在问过当地人之后,竟无人知晓仙祖的“身份”,而神座上方横梁“终南仙祖”四字,经过多方查证,也没有确切的相关资料,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寻仙之旅,我们本以为到了此处,跟当地人多方打听后便能探寻到我们想了解的。
拍拍拍!边边角角我们都没有放过,等我们做完搜集工作后,才发现他同学已在门口等了有一会,我是从他脚边还在冒烟的烟头看出来的。想来他是回了趟家又找过来的,我冲他打了下招呼,对方淳朴又内敛的笑容,让人感到心安。我想,在这样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山村,有一个“自己人”该是幸运的。对方没让我的小心思落空,热情地邀请了我们去他家里吃午饭,近20年没见的老同学,他也不好拒绝,而且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应该也迫切想跟同学打听仙祖的种种渊源。
来到老同学家里,看到了好几台制茶的机器,空气中盈满了茶香,原来相遇的时候他刚好从茶园回来,我是猜对了,但又没完全对,在这个年代,能安心在老家“务农”的年轻人可不多见,挺好的。
自从那天回来后,他跟他同学还保持着高频的联系,他拜托同学帮忙打听,但反馈寥寥无几,可以感受得到他同学的用心,但奈何当地人对仙祖的渊源知之甚少,村中老人也不甚了解,回来后细细整理照片,经过我们对神像的特征比对,以及对联的整合,有了以下的一些猜测: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南坑镇高港村至今仍保留有一上百年历史的仙祖轿,作为仙祖逢年过节出巡的座驾,其华丽精巧的雕工至今犹存,透过轿子上繁复的金色纹路似可窥见百年前的仙祖神光。
轿子上方四面悬挂有:终南胜处(正面),清都(左),紫府(右),锡福祉(背面)。
右联:消除魑与魅褔被人寰,左联:披佩剑和袍名通帝梦。
这幅对联的意思很明显了,《历代神仙通鉴》中对钟馗的记载与之十分相符:钟馗系陕西终南人,少时即才华出众。唐武德年间,赴京城应试,却因相貌丑陋而落选,愤而撞死殿阶。帝闻之,赐以红官袍安葬。到了天宝年间,相传唐玄宗李隆基在临潼骊山偶患脾病,久治不愈,一晚梦见一相貌奇伟之大汉,捉住一小鬼,剜出其眼珠后,将其吃掉。大汉声称自己为“殿试不中进士,钟馗”,皇帝梦醒,即刻病愈。于是,唐玄宗命吴道子将梦中钟馗捉鬼情景作成一幅画,悬于宫中以避邪镇妖。
根据高港村族谱记载,高港原名鳌港,因其村整体地形似鳌,而闽南语中“鳌”与“高”同音,后来“鳌港”便成了“高港”,在宋元以前,此地有原住民畬族蓝氏和雷氏,而畲族人向来有信奉钟馗的习俗,后汉族曾氏迁移到此处,畲汉两族结合,渐渐不分你我,信仰也由祖辈们代代相传,直至今日,高港村仍保留祭拜仙祖的风俗,经考究,在上杭、武平、广州潮汕一带都有畬族村落,漳浦、云霄等地也有畲族村落,且也供奉钟馗仙祖。
畲民为何供奉信仰钟馗?广泛的说法较多,而我倾向于其中一种:畲族中有钟姓族人,祖先崇拜与神圣化的历史传说人物相结合。从北宋开始畲族人便在漳州、泉州、惠安一带迁徙,长期与汉族杂居共处。由于人口较少,语言、服饰、民歌等慢慢淡薄消逝。为了生存,畲族人只能逐渐隐去鲜明的民族性,换上更为隐蔽的寄托民族情感的方式,遂认钟馗为先祖,以其作为维系民族同一性的重要手段。于是,就有了这支钟姓畲民信仰中的“钟馗现象”,而后便有许多畲族人共同信奉钟馗,畲族的钟馗信仰便由此而来。
钟馗,中国神话中的神祇,专能镇宅驱魔,道教中称“镇宅真君”、“驱魔真君”、“驱魔帝君”,是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之一。
钟馗是畲族人的精神信仰,也是中国民间赐福镇宅、辟邪除灾的一种寄托。“文武全修,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经纶满腹,刚正不阿,不惧邪祟,待人正直、肝胆相照”更是钟馗的精神特质,是民间崇尚、传承的一种正能量。
可惜的是,当年的仙祖神像已不知所踪,据说是被人偷了,现存的神像是后人凭借印象找人定做的,我想:神像虽不是当年的神像,但那份信仰却没变,这不,眼前的他仅凭一个梦就巴巴地找来了,他还说找寻了这段时间,他终于清楚了,估计仙祖托梦给他,是想让他帮忙找寻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