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豆酥糖是浙江宁式的传统小吃——茶食,尤其那个名叫陆埠的豆酥糖,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素有“胜似三北藕丝糖”的美称。
说起那个豆酥糖,我不仅想起了一位大才女。我们这一代人只是记得张爱玲,却不知她有个友人苏大才女,当年也是蜚声文坛的!她名叫苏青,一位命运多舛又才华横溢的宁波女性。在她的笔下,故乡宁波的风土乡俗,总有着别样的情致,她把它们化成流利隽永的片段,向世人徐徐道来。
苏青的文字是简简单单的存在,让读者找到一种真实的存在。写吃,不仅要有经验,还得知道它的来历、掌故,才写得既有情又入理,她,大女人的自由她要,小女人的糥黏她也要;就如她写的那篇散文【豆酥糖】,读来娓娓动人。要知,这是一本可让你在茶余饭后或漫漫旅途中捧读的经典,一边沏一壶清茶,淡淡茶香夹杂丝丝清甜,化在齿间回味无穷,一边读着苏才女写的【豆酥糖】,对儿时生活的热烈回忆,对老人的深情眷恋。此时此刻,这一对贪零嘴的祖孙形象跃然纸上,温馨得让人不忍惊扰。
说起吃,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能吃就尽量吃,世间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往往,我们对故乡的思念,也是从对记忆里某种美食的渴望开始的。记得我们小时候能吃到的零食也是少之甚少。在儿时记忆中,正正方方白色的一小包,上面印着陆埠特产豆酥糖的字样。每当小心翼翼地拆开,用手抓起一块塞到嘴里,甜津津的味道从舌尖缓缓地流到了喉咙口。往往吃完一个,嘴边总是会沾上一些粉末,吃完剩下的粉末,兜起来倒入嘴里,偷吃的时候,千万不能笑,不然一定会呛着。
也许,人到中年,最贪恋的是小时候最熟悉的美味。小时候的回忆未曾散去,而且保存清晰,或许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美食本来就是一种奢求吧。如今,真的很少吃到这种地道的豆酥糖了,超市里很少有卖。逛宁波古城,寻觅古色古香,游逛之时品一口来自故乡的茶食,若在他乡更有一番风味。若在余姚,当属陆埠镇做的最上乘,应该是那里的原料好,想来也有工艺的妙处。
作为吃货,吃那里的豆酥糖,便已是足了口福。黏中带粉,粉中带块,数百年的手口相传,沉淀着不变的经典味道,犹如甬城的味觉,恰有如民国旧物般的朴拙意味,这味道就是我想要的。 回忆是酒曲,是创造回味的“神迹”,古清生先生有这么这一句话——人都有一种味觉固执,品尝新鲜的愿望是永久的,坚守故乡的味觉是比永久还久。
故乡,童年,亲人,无尽的滋味,每每在舌尖萦绕,百转千回。故乡是有味道的,这种味道是特别亲切的,独一无二的,温暖心扉的,深入骨髓的。
故乡就是一包豆酥糖,细细的,甜甜的,回味无穷,它虽然其貌不扬,但蕴含着几代人的智慧,承载着深刻的几代人的美好记忆。
![]() ![]() ![]() |
来自: 东论 Android客户端
发表于 2022/11/24 09:30:23 来自 浙江
发表于 2022/11/24 22:50:36 来自 浙江宁波
家里孩子就要高考了,最近很焦虑,看到网上有人说,上的是普通高中,不是好的高中,985/221别想了,能考上
看到了M6老板深夜的一封信,大家怎么看?现在感觉很多人都不会去预充值了,有时候虽然多充多送,但是风险还
我原来一直以为宁波大学很好进,我是2000届毕业生,那时候读的还是鄞州区排名垫底的普高-五乡中学。我记得
今年的生日,我给家人提了想法,我想吃大龙虾,我们一家人去了万达的盒马生鲜澳洲龙虾,一个要188元,加工
家人手术住院,相信二院,选择了二院,没想到陪护阿姨的价格是280元一天起步,和公告栏上的完全不符合。据
同事最近和我聊天说,他最近一直在搬家,觉得麻烦,想要在宁波买套公寓过度一下,以后结婚买房再卖了或者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