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讲究阴阳八卦,万物相生相克。凡事都应做到协调平衡,这样才能朝着稳定美好的方向发展。但我国目前的男女性别比例却处于失调状态,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也不容乐观。
我国一直是人口大国,但2021年人口总量仅增加了48万人,2022年甚至有可能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20121年我国男性人口减少了46万人,这也是近40年来男性人口首次下降,而同一年的女性人口却增加了94万人。
过去我们常说男多女少,但这项数据表明,今后的性别比例很有可能会发生变化。仅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女性人口和男性人口之间就产生了140万的差距。
虽然目前中国男性总人口仍然比女性多出了3362万人,但女多男少的趋势一旦形成,这些差距很快就会被追平。
专家分析女性人口增加,男性人口相对减少的原因可能有下面两点。首先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现代人的生育观念已经产生转变,人们逐渐摆脱原有重男轻女的落后想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生养女孩。
其次从生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加长寿。中国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在现人口中占了不小的比重。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老年男性的死亡人数多于女性,因此在数据上表现为男性总人口减少,女性总人口增多。
目前中国社会中,65岁以上的老人约有20056万人,人口死亡率大约为7.18%。而201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为76.34岁,其中男性平均寿命约为73.64岁,女性平均寿命则达到了79.43岁。
结合我国历届人口普查的男女性别比例数据来看,女性人口所占的比例一直都在增加。1953年时我国男女性别比例为107.56,2021年时已经下降至104.88。性别比例的变化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改变。
虽然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男多女少的状态下,但无论是本专科还是研究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数量都超过了男性。2020年时,接受高等教育的女研究生人数已经达到了将近160万人,占研究生总人数的50.9%。
在本科与专科院校中,女学生的占比也达到了51%和58%。即便是比较传统的工科专业,也出现了女生人数超过男生的残酷现实。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女性的择偶观念也在不断提高。
如果她们在择偶是要求对方的学历不能低于自己,那么将会有很大一部分男性无法满足女性的要求。出现这种情况,或许与当代人的教育理念发生转变有关。过去人们十分看重学习与教育,一些农村家庭甚至会优先供养男生读书。
不少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的女生,因为经济受限不得不早早进入社会打工,失去了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但现代社会的分工逐渐细化,大学毕业生的学历不断贬值,想要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即使这些高校毕业生毕业后,能够找到看起来较为轻松的工作,他们的收入甚至会比不上普通的建筑工人或外卖员与快递员。因此不少农村地区都会让男生过早进入社会打工赚钱,让这些无法出卖劳动力的女生继续读书,获得更高的收益。
毕竟按照现有的观念来看,结婚生子所产生的经济压力主要在男方身上,女性多读书反而能够提升自己的资历,找到更加称心如意的伴侣。当然,男女性别比例发生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这些。
从一些一线大城市统计的数据来看,不少城市的女性人数已经超过了男性。比如202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在北京生活的女性比例达到了总人口的50.4%。虽然二者看起来只有0.4%的差距,但女性人数已经比男性多出了109912人。
其他几个一线城市也是如此,上海的女性人数比男性多出了15.8万人,广州女性也比男性多出了6万多人。不过深圳比较特殊,女性只比男性多出了5万多人。而在2010年时,深圳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13.1,男性远多于女性。
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深圳市的常住男性人数只有女性的97.8%。可以看出人口性别比例的变化,使得接受高等教育并在一线城市生活的女性越来越多。这些女性势必会提高自己的择偶观念,间接影响到今后的人口增长。
而女多男少的趋势刚刚显现,未来还会继续发展。或许在未来的几十年间,新的人口比例会扭转当初男多女少的尴尬局面,并为新中国的发展带来许多新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