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与肝癌的新认识
——浙江大学明州医院肝癌早筛查的科普系列
众所周知,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 virus,HBV)感染是导致肝癌发生的最危险因素。
我们都听说过乙肝病毒感染后会发生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三部曲,所以大家一谈到有乙肝病毒感染就会惊慌失措。
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全球约有2.57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全球2015年约有88.7万人死于乙肝感染相关疾病,其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死亡分别占52%和38%。
我国约1.4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9000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3000万慢乙肝病人(chronic hepatitis B,CHB)。然而在慢乙肝的诊断、治疗方面,正确符合率仅仅只有15~29%。世界卫生组织提示: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有2800万人需要治疗,其中700万人由于晚期肝病和罹患癌症的高风险而需要紧急治疗。 2015 年至 2030 年间总共约有 1000 万人可因慢性肝炎相关肝衰竭、肝硬化、肝癌死亡。
那么乙肝病毒感染是不是都会发生这三部曲呢?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我们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阻止三部曲的发生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乙肝和肝癌的那些事儿。
乙肝病毒感染后发展为肝癌的风险有多大?
的确,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约占全球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因的50%,而我国成人期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中高流行区,约80%-90%的肝细胞癌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
根据文献报道,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人,肝癌发生风险是HBsAg阴性人群的15-20倍,甚至还有报道高达100倍以上。
乙肝病毒感染者肝脏炎症与肝功能是否正常密切相关,也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乙肝感染者的肝功能正常值要求更加严格,如谷丙转氨酶的标准:男性小于30国际单位,女性小于19国际单位。肝酶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的发病率为每年2‰,而肝酶异常的患者肝癌发生风险增加3倍。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评估,还要从胆红素、白球蛋白、肝酶的不同程度异常加以分析,肝硬化肝癌发生的风险更高,累积肝癌的年发生率可以高达37‰,肝癌发生风险增加15倍以上。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复制水平高低,也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水平越高,发生肝癌的风险越大,所以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毒载量高的,发生肝癌的风险与普通人相比明显升高。另外,随着肝脏疾病的进展,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人,发生肝癌的风险会更高。
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约30%-50%为母婴传播导致,乙肝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围生期。乙肝病毒通过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给婴儿,母亲体内乙肝病毒水平越高,发生母婴传播的风险越大。因此,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感染者,感染乙肝病毒的时间都比较长。出生后即发生乙肝病毒感染,多数患者在30岁以后发生肝脏疾病进展。
感染了乙肝病毒,应该怎么办才能降低肝癌发生的风险呢?
肝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乙肝病毒感染外,患者个体化因素和环境因素也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病毒因素:除了HBV DNA高水平外,乙肝病毒的基因型也与肝癌的发生有关,我国基因C型的患者比基因B型更容易发生肝癌,如果合并丁型肝炎病毒(HDV)、丙型肝炎病毒(HBC)、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增加。
患者因素:首先是患者的年龄,乙肝病毒感染者年龄越大,发生肝癌的风险越大。40岁、50岁和60岁以上的人发生肝癌的风险是40岁以下人群的3.6倍、5.1倍和8.3倍,而男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肝癌,其发生肝癌的风险是女性患者的3倍。有肝癌家族史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更高,是没有家族史患者的2.4倍,如果家族中有多个人发生肝癌,患癌风险更高。另外,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也增加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
环境因素:吸烟和过量饮酒增加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患肝癌的风险,虽然近年来因黄曲霉暴露发生肝癌的比例明显下降,但黄曲霉毒素仍是导致肝癌发生的强致癌剂,应该引起重视。
人们如果感染了乙肝病毒,特别是年龄大,有肝癌家族史的男性患者,一定要避免以上能够增加肝癌发生风险的因素,积极的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在生活中要戒烟,戒酒,积极控制体重,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这些代谢性疾病,避免黄曲霉毒素污染、反复油炸、腌制品、富含防腐剂及人工色素的食品,从而尽可能防止肝癌的发生。
怎么能够早期发现肝癌呢?
目前肝癌的常规筛查手段仍然是肝脏彩色超声检查结合血清AFP检查。建议有慢性肝炎的至少每半年复查,肝硬化患者最好每三个月复查,对于发生肝癌风险大的人群,可以缩短复查的时间间隔。如果发现与临床不符合情况,尽快启动CT、MRI,或者PET-CT、PET-MRI检查。如果有必要的,还可以超声波造影或者肝动脉分层造影,加以确诊。
有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一旦发现肝脏有结节病灶,及时做肝脏CT增强或者肝脏核磁共振增强检查,这对结节的监测及结节性质的鉴别优于肝脏彩超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是当前诊断肝癌和疗效监测常用且重要的指标。甲胎蛋白≥400μg/L,在除外其他导致甲胎蛋白升高的因素如妊娠、肝炎急性发作、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等因素,高度提示肝癌;如果血清甲胎蛋白轻度升高,应结合影像学检查并进行动态观察。除了甲胎蛋白以外,异常凝血酶原(DCP)、血浆游离微核糖核酸(miRNA)、高尔基体蛋白73和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于肝癌也有早期诊断价值,特别是血清AFP阴性人群。
感染了乙肝病毒其实并不可怕,通过定期的体检和监测,了解疾病的状况,对于需要进行护肝、抗病毒治疗的人,应该积极进行护肝、抗病毒治疗。不要因为担心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用药,而延误了治疗机会,导致疾病进展。同时要加强自我管理,要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代谢性疾病。总而言之,乙肝与肝癌是可以预防的疾病,是可以治疗的疾病,也是可以控制疾病进展的疾病,在不远的将来一定是可以治愈的疾病!
完成于2022年7月4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