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大冬天时候,我蹲在灯光昏暗的水房,每天半麻袋的带泥土豆,削皮、切丝;生意好的时候,要收拾70来个餐盘。
那时候,我叫小白。
后年的这个时候,你们中的很多看客,常常守着我的账号,看看我今天又到了哪里,有啥有趣的或者痛苦的事情发生没,甚至可能还要给我打钱。
那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叫什么。
荒唐吧,看起来荒唐得很。
只是,一件事情只要我不自觉的想过好多遍,这件事情就很可能会发生。
神奇吗?
不知道,不好说,只是,40年来老是验证这么个规律。
我是个黑户。
80、90以后的,应该不明白这是个啥意思,即使是70的,知道也不多。
我自记事起,大人就叮嘱,你是个黑户,你得靠自己,你只有大学一条路,你才会有户口。
黑户就是没上户籍的人,没有身份证的人。
直到高考前,我也不知道大人是在哪个村给我挂了个户口,才有了报名资格。
大人这么多年来一直郑重其事,每到督促我好好学习的时候,必定会提到这个事情。
你是个黑户。
而我,好像也从没有腻烦过,只是一遍遍的耐心的回复他们:
我明白的,我一定会上大学拿到户口的。
我确确实实、认认真真想过很多遍:
要想拿户口,就得上大学;要得上大学,就得考好分;要得考高分,就得多学习。
这么简单的道理,有啥好多说的,学就完了呗。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个小孩不是都得经历这么个自然阶段的吗?
考个大学很难吗?一个班不是总有十来个能考上的吗?
十来名很难吗?排名再往后的我看他们平时都不太爱学习的,赶在他们前面又不难的。
也是最近我才知道,原来,我当时默认的顺其自然,其实极不简单。
所以,我的意思是,从小我就想过很多遍,我肯定能上大学。
这件事情果然发生了,我很顺利的录取了。
每个人都有过青春憧憬,我那时也是会经常想起这个问题,那个她该是什么样的人。
我毕业后分配回小地方,就那点知识、那点能力,又开始幻想,经常的想,荒唐得很:
我要去大城市,娶个教授的女儿——我就是没来由的会这么想。
说个题外话:
家长们莫着急、莫焦虑,一定是一代甚过一代的,你看看,我自认为是当年那辈中的不俗者,但那时我的功力乘以十倍,知识也好、能力也罢,也不如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
所以你们啊,如果不是所谓成功人士,最好不要给孩子意见。因为,你们不如他们。
另外,经验都是靠打怪升级来的,不去实战不去碰壁,都听你们的去做事,木偶人生咩。
你们能做的是,一是兜底——败了过来疗伤,无条件任意时间一定有盏灯独为你亮着;二是守底——守住底线,判断是永不翻身的事情再出手。
话说回来,我们那时的大学是包分配的,参加工作后没多久,市面上有了电脑、网络和移动电话。
我的工作因循守旧即可,用不上这些。
我就时常在想,我的工作要用上时下流行的新鲜玩意儿——我要去大城市。
误打误撞的,宁波成了我的大城市。顺其自然的,大学教授的女儿成了我的首任,只是没曾想到,教授女儿也有书读不好的,这是后话了。
我说这些的本意是,我认真设想的,坚定信念的事情,往往会发生。
今天收到了一盒杨梅,是粉丝送的。
这是一个里程碑。
我上周写的几个设想,看着都不靠谱,但都已在尝试,特别是被钱追着的那个。
现在,杨梅就因为这个设想、就这么地追过来了。
更欣慰的是,我这两天设想到了这件事情的更加科学的操作方法,所以路径更加明确了。
那么,设想继续。
我说过自己是奇葩,思路跟常人不太一样:之前我发文时会勾选不要上首页选项——我不希望无关人等知道我的存在。
我是来找人的,所以想着就交友等几个版块能看到我即可。
后来我又在想,既然以后是奔着车轮人生去的,那何必自己设个地域和类别限制呢?
这里的路人看到又如何?外域看到不是更好吗——到时候路过时候也许还能歇歇脚。
嗯,我去全网开号——反正没人知道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