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逛吃时,小心病从口入,患上戊型肝炎!  [复制]

阅读[] 回复[0]

发表于 2022/03/20 10:23:45 来自 浙江宁波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夜深人静,伴随着尖锐的救护车鸣笛声,一位老年男性由基层医院紧急转入我院,详细追问病史,才发现该患者10天前,已经出现发热、乏力、小便颜色加深、恶心呕吐等症状,当作普通感冒,治疗3天后症状未好转,住进当地医院,戊肝抗体IgM及IgG阳性,行保肝治疗,但病情仍加重,凝血功能:PT达21.5秒,总胆红素398.3μmol/L,谷丙转氨酶(ALT),1743U/L,谷草转氨酶(AST),2479U/L,总胆汁酸(TBA),248.1μmol/L,诊断:急性肝衰竭,戊型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炎,故转入我院,这时候患者的病情已经很重了,有生命危险,经肝病科医务人员精心治疗,各项指标一点点好起来,患者心里的那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住院22天,肝功能基本正常出院。
春天来了,活动多起来了,去吃火锅,去海边搞点海鲜吃吃,或者约上三五好友吃顿日料犒劳自己。
让胃“满血复活”的同时,也要小心了,有一种传染病可能趁虚而入,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发胀不适、小便发黄、皮肤和眼睛也越来越黄……如果您有这些表现,那就得赶紧去医院查一查,也许是戊肝找上门了。
不干不净,但要小心吃了得上戊肝
戊型是人畜共患疾病,现在已基本确认戊肝病毒既可感染灵长类动物,还可感染家猪、野猪、牛、绵羊、山羊、鹿等动物,尤其家猪的感染率更高。另外,海鲜类产品也难逃戊肝的“魔爪”,其中贝壳类海产品戊肝携带率较高。而戊肝病毒传播途径与甲肝病毒相似,都是“吃出来的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同时,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接触传播也是其主要传播渠道。所以,使用被病毒污染的生活用品或者食入被病毒污染的生活用水、蔬菜水果、未煮熟肉类、海产品等食物都有可能导致戊肝。除了生鱼片、醉虾,吃火锅喜欢“涮一涮”吃个“嫩”口的也要当心了。



戊肝名气不大,但危害程度可不小
1988年因生食毛蚶导致上海近30万人甲肝发病,让甲肝“名声大噪”,而戊肝就显得有些默默无闻。戊肝属于一种全人群普遍易感的传染病。在发病初期,通常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等症状,会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普通胃病发作。然而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小便变黄、腹胀、眼睛泛黄等肝脏损伤的临床表现,同时也可能会侵犯胃、脾、肾与神经系统等其他器官。虽然戊肝的临床症状与甲肝相似,但较甲肝更为严重,起病急、来势凶,病死率大约是甲肝的5-10倍。据国家卫健委疫情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0年,连续9年戊肝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远超甲肝,尤其对孕妇、中老年人和患有基础肝病的人群更有杀伤力。
孕妇感染戊肝易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同时受感染的孕妇会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引起新生儿戊肝或死亡。感染戊肝的孕妇极易发生暴发性肝炎、肝衰竭甚至死亡,病死率可达20%。
虽然戊肝一般表现为急性自限性疾病,但对于年老体弱者,感染戊肝后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黄疸,甚至肝衰竭。
慢性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及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患者也属高危人群,有重叠感染戊肝的风险,感染后死亡率可高达70%。

预防戊肝,关键有两点
1.健康饮食,卫生饮食,切勿病从口入

第一就是勤洗手,特别是处理食材和吃饭前都要认真洗手。
第二是海鲜、肉类食物应煮熟,避免进食生或半生的食物。吃火锅时,也要注意并不是所有食物都符合“七上八下”的原则,要将食物充分烫熟才行。
2.常在河边走,疫苗护你“不湿鞋”。
对于经常在外就餐的人员、中老年人、育龄期女性、患有基础肝病的人群以及学生、疫区旅行者等有可能感染戊肝病毒的高风险人群,建议可以自愿、自费接种戊肝疫苗来进行预防保护。戊肝疫苗免疫接种程序及接种对象:16岁及以上的易感人群,可按“0-1-6月”的免疫程序接种3剂次。

Alternate Text

-关注 -粉丝

积分:
0
经验:
0

发私信 关注TA

  • {{item.title}}
    {{item.cataName}} {{item.user}} 更新于 {{item.createtime}}
1 到第

精彩推荐

  • {{reversedTitle(item)}}

    {{item.Summary}}

    {{item.Author}} 广告
    {{item.ReplyCount}} {{item.ViewCount}}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