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冷知识天花板:吴潜大人很伟大,可是真的没建化子闸!  [复制]

阅读[26567] 回复[13]

发表于 2025/04/16 20:13:57 来自 浙江宁波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研究历史,越深入越会觉得这是一个去错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后人写前人的历史往往都带有各种主观色彩,如此就会出现记载错漏,且相互之间彼此矛盾的情况,哪怕是实证,例如碑文、砖土之类的,也会因为“历史层累”现象(即后世将功绩附会于名人)使得历史出现偏差。

说这篇文章是冷知识天花板一点不为过,喜欢历史的朋友虽然可能对吴潜这位在宁波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有所了解,但对化子闸,还有等会一起说到的茅洲闸,所知极少(研究水利除外),甚至都可能没听过。本人也是无意中查阅一个更冷门的安乐寺,才了解化子闸并一同查阅相关记载,然后发现网上关于它的介绍,不管是个人还是官方的介绍都有不对的地方。

于是,本人又干起了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纠错工作。往大了说影响不了宁波的GDP,往小了讲影响不了咱每天做牛马月薪3K的状况,所以这注定会是一篇打入“冷宫”的文章,无人问津大概率会是它的结局。但谁没有一个莫名其妙的爱好呢!贴出来,也许有人探讨,这不令人欢欣鼓舞嘛。
废话太多,马上转入正题:
冷得发紫的文章还是先说结论为妙。哪怕官方有考古实证,我只有古籍记载,但我还是这么说了:与官方和网络介绍的观点不同,本人认为:吴潜大人的确很伟大,可是真的没建化子闸!因为南宋还没有化子闸!之所以造成这个乌龙,是因为官方均把它等同为另一闸——茅洲闸(茅洲碶)了,而茅洲碶也不是由吴潜创建的,而是新建的。(实际上,本人甚至对吴潜新建茅洲碶都持怀疑观点。)
先介绍下冷知识吧,这样才可能会有看下去的欲望:
一、 吴潜(1195年-1262年)
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嘉定十年(1217年)进士第一。

宝祐四年(1256年)四月,吴潜以观文殿大学士沿海制置大使,判庆元军府。

吴潜在庆元(今宁波)三年,勤政爱民,兴修水利。于月湖北筑水则,以为水利计;修洪水湾塘三坝,成为它山堰的重要配套工程;另建永丰碶、浚管山河、修郑郎堰(澄浪堰)、砌吴公塘等水利工程,惠泽万民。这些功绩在开庆《四明续志》中都有记载。

这个知识点其实并不冷,而且最近宣传热点宁波罗城的六门也是吴潜在任时定型的。
二、 化子闸
化子闸,亦名化纸闸,遗址位于慈东河、江北大河、中大河的重要地段——“三江口”,地位特殊、功能重要。历史上宁波州府,慈溪、镇海两邑县治均十分重视,捐资募田、修闸移建,兴修水利,前仆后继。

1959 年姚江大闸建成后,姚江水位与江北水系水位时有差落,闸遂形成引水和节制双重功能。1959年,拆除老闸,在原址上游100米处建新闸, 1960年告成。后因结构不利通航和节制不佳,于1986年10月至1987年8月,重新拆建。(《镇海区志》2020年)

如今的化子闸站工程位于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灵山村,处在浙东古运河慈江段上。其中现状化子闸于2011年建成,共5孔;化子泵于2019年建成启用。化子闸站会同其上下游的慈江闸站和澥浦闸站共同构成了姚江二通道(慈江)“高速水道”,建成后在防御台风期间发挥了重要的行洪排涝和分流作用。

三、 茅洲闸
茅洲闸,亦名茅洲碶、茅砧碶、茅针(鍼)碶, 是宁波历史上建造年代最早的水闸。(之后详细介绍)茅洲闸废圯后,一直保留着茅州桥,位于江北区洪塘街道。

2011年姚江东排工程实施,拓宽慈江,茅州桥也在原址得以重建。(其实不管是桥还是碶闸,正确的应是“州”,只因元代起记载里误写成了“洲”,所以桥名的“茅州”才是正确的,但书中记载却一直延续了“茅洲”,之后另会贴图提及。)

敲完三个知识点,我们再来看看网上关于化子闸的介绍,特意挑选了三篇相对官方的文章。
第一篇是工作动态《化子闸历史考证与文化传承学术沙龙召开》,2020年8月26日发表在宁波市水利局网站。

介绍直接了当:化子闸坐落于浙东古运河慈江的末端,江北与镇海的边界上,始建于南宋宝祐五年,由吴潜剏(同“创”)建,距今已有近800年历史。(小小吐嘈下:既然都能打出异体字“剏”,为什么就不把“祐”给打正确呢?)

第二篇是《姚江二通道(慈江)工程-化子闸泵站》,2020年7、8月间发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文明网,推荐单位正是宁波市水利局。

这篇文章引经据典,写得非常详实,看得出作者下了很大功夫,本人搜索的很多资料也是据此而来,可说是网上关于化子闸最全面的文章。
关于建闸历史,文章里写道:“化子闸宋时古称茅砧碶,又称茅洲碶,元明时则又称茅洲闸、化纸闸等,清光绪七年改称化子闸,闸址在慈溪县德门乡……”明确认为,化子闸就是茅洲碶(闸)。

正因为持这种观点,宋开庆《四明续志》中本是茅针碶的记载,此文作者包括宁波水利局,均认为这就是吴潜建造的化子闸。(绿线处是线索,之后举证时会提到。)
那么,接着在介绍水闸文化时,把宋代以来关于茅砧碶、茅洲闸的记文都按在了化子闸身上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绿线处也是之后举证时的重要线索)

与此同时,文章中也有透露出一丝异样,比如又有茅洲闸旧址,又有化子闸遗址,两者还相距3公里,不得不令人生疑。(绿线处的“化安寺”应该是笔误,正确为“安乐寺”。)

当然,文章里还提到了遗址出土的天灯柱、石门槽和化子闸碑记等实物。
说到这,我们再来看第三篇文章《中大河:一段流淌不息的运河历史》,2011年10月28日发表于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网站,来源于《宁波日报》。

文章直接点明是吴潜首建化子闸。接着详细介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2007年4月-2011年12月),在安乐寺埠头边发现“宋代”化子闸遗址,并找到了部分碶闸构件及《化子闸碑记》。

遗址中有“天灯台"方型石柱一根,基本完整,河岸上筑的碶闸桥脚,凹型槽扣(置碶板用)明显可见。

当时在河道底处发现一只长方型石箱,宽60厘米,高30厘米,打开查看,里面只放着一些五谷杂粮。其实,这是民间习俗中的吉祥之物,寓意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石箱盖板上镌刻的即为重修《化子闸碑记》。(照片为文章里下载的图,分辨率有点低。)

文章里写的主要内容与原文不一致,现本人一字不差摘抄如下:“化子闸建自宋宝祐间,吴公潜、倪公可久。其后废兴不一。国朝乾隆间,镇邑戴质明、郑国桢、陈继彪先后捐修。至光绪初,闸又圮,仍系绪乡陈公简可同子日亨、孙廷钰出资重建。督办童彩堂、陈毓卿记”。
有了这《化子闸碑记》,所以认定这出土文物的地方就是化子闸遗址。又因为碑记中提到的吴潜是南宋人,倪可久是元人,所以为吴潜首建化子闸提供了实证。

(BTW:抛开化子闸问题不谈,文章里还出现了两处明显错误[绿线处],吴潜任沿海制置使时,是南宋宝祐年间,而非淳祐,当时宁波称为庆元府,而非明州。)
人证物证俱在,算是板上钉钉的事,却仍有疑点。
首先,碑记是民间祈福时篆刻的,并非官方出品,所以犯了低级错误,就是名字有误,“陈简可”正确的应为“陈鑑科”,虽音相近,但字并不通,还有“子日亨”的名字不知从何而来,记载中子的名字完全不同。(稍后举证时一并提供)其次,碑记刻于清光绪年间,距南宋吴潜在庆元府搞水利工程已过去六百多年,“历史层累”现象同样有存在的可能。
除了这三篇文章,2000年出版的《甬江志》和上面提到过的2020年出版的《镇海区志》中关于化子闸的介绍都为始建于宋宝祐年间,不过均未提到吴潜和茅洲闸。

本人还与最近超火爆的AI软件DEEPSEEK、KIMI、豆包、文心一言和腾迅元宝进行了对话,给出的答复无一例外,化子闸就是由吴潜建造的。想想也是,AI也是集合各种大数据得出的结论,大数据有误,自然结论也不会正确。

综上所述,各方观点基本一致:化子闸又称茅洲闸(碶),建于南宋宝祐年间,由沿海制置大使吴潜所建,而且还是首建。(民间及个人的观点自然大多参考自官方)
官方引经据典加文物考证,那么纯业余爱好的通过什么证据来进行反驳呢,本人虽拿不到文物,但同样可以引经据典,用“魔法”打败“魔法”。下面一一陈列所搜集到的证据,同时详细述说茅洲碶和化子闸的历史来进一步验证,及推断如今的错误是怎么形成的。

证据有三:
证据一、先来证明化子闸(化纸闸)不是茅洲闸(茅洲碶、茅针碶、茅砧碶)
证据非常简单直接粗暴,明嘉靖《宁波府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卷二十三河渠篇中,在介绍慈谿县水利时,有提到这么一句“故于后江之尾建茅洲化纸诸闸以节之”。既然是“诸闸”,那总是不同的闸了吧。

还不清楚的话,再看清宁波府志(雍正 乾隆刻本),此版又新增篇《贡生林梦麒河渠议》。文章里不仅有“茅洲化纸诸闸”,还很明确提到了“茅洲化纸二闸”,足可证明“化纸闸”和“茅洲闸”是不同的两个闸。

其实,比嘉靖《宁波府志》出版更早的《四明郡志》(成化四年1468年)里已列有二闸,只不过那时的化子闸并不称为“化纸闸”,而是更早的称呼“化纸桥闸”。
二闸分别在前后两页,现合并展示。

除了文本还有地图
嘉靖《宁波府志》里有张《慈溪县境图》,图中茅洲化纸二闸已同框出现,再次证明化纸闸非茅洲闸(地图里是正确的写法“茅州”)。

证据二、再从吴潜生平入手
《宋史》中有吴潜传,全篇只有一句“试工部侍郎、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与庆元府相关的,故无从考证。

幸好,《宁波府志》中有吴潜在庆元府的详细功绩介绍。(以明嘉靖刊本为例)

之前我们贴过,吴潜是宝祐四年(1256年)四月到任,以观文殿大学士沿海制置大使,判庆元军府。在位三年,为庆元府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特别是在水利方面。

于郡城平桥立水则是他,它山洪水湾筑三坝是他,管山河、楝木碶、永丰碶、开庆堰、郑郎堰、江东道头、吴公塘等水利工程的疏浚和修建都有他的身影。
其中“垦管山河导西江二百余里之水汇于茅针碶”这句与本文息息相关,从中可知茅针碶在吴大人到来开垦管山河前就已存在,肯定不是他首建。
如果还不够肯定的话,我们再看南宋宝庆《四明志》,卷十六中已有“茅砧碶”也就是茅针碶的记录。

宝庆《四明志》撰于宝庆年间,成书于绍定元年(1228年),比吴潜宝祐四年(1256年)来庆元府,整整早了近30年。因此,茅针碶(茅砧碶、茅洲碶)绝无可能是由吴潜首建的。
也许你会说文广旅游局网上的文章《中大河:一段流淌不息的运河历史》里说的是吴潜首建化子闸,而不是茅砧碶。
首先,《宁波府志》中提到了吴潜在水利方面的这么多功绩,却唯独没有提到化子闸(化纸闸)。与此同时,府志里《慈谿县境图》上却已标注有“化纸闸”的称呼。这是不是可以印证化纸闸不是由吴潜兴建的呢。

另外,在明代之前任何古籍中都没有出现化纸闸(化纸桥闸、化子闸)的身影,这是不是很可疑?
以上两点,是不是可以从侧面印证在南宋根本就没有化子闸,官文中的化子闸其实都默认为茅砧碶,张冠李戴了,而刚才又已论证茅砧碶也并非由吴潜首建。
到此,虽然已能证明化子闸(化纸闸)不是茅洲闸(茅洲碶、茅针碶、茅砧碶),而且后者也并非由吴潜首建,那么怎么能非常明确地证明化子闸的兴建或新建,吴大人并未参与,从而消除你的质疑呢?
之前的举证《宁波府志》立了大功,现在光荣的历史使命交给了《慈溪县志》。

证据三:化子闸和吴潜不可能有交集,因为他们处于不同朝代。
《慈溪县志》有很多版,资料最为详实当属光绪《慈溪县志》,集各种古籍记录于一身。
志中对茅洲闸和化纸闸有非常详尽的记录,在叙述的同时也会结合其他古籍资料作为补充印证。(会是长篇大论,请作好心理准备。)

先来看茅洲闸,因为这才是吴潜所曾建造的闸。

“茅洲闸 县东南十五里,旧名茅砧(砧一作鍼[同“针”])。碶沾其利者,鄞慈定三邑。水源有二:一自慈谿小江;一自余姚分水。先是碶西五里外,有赵氏地横截其前,江流不得通。宝祐五年(1257年)丞相吴潜市其地濬为管山河,于是西江二百余里之水悉汇于碶之上。碶旧有闸启闭,以时闸废,更为堰。水源中隔,而水之利又不得达于碶之下。乡民陈词于郡,亟遣吏相度,遂于旧闸基之旁别为新闸,立四石柱,分为五眼,比旧增九尺。”
茅砧碶在宝祐前就已存在,而且还有闸,但已废更为堰。宝祐五年(1257年)丞相吴潜开垦管山河后,并未使情形得到根本性改善。于是,在旧的茅砧碶闸旁又建了新闸。所以说,吴潜建的是茅砧碶闸(茅洲闸),而且是新闸,老闸并非他所建。
BTW:其实,吴潜到底有没有建过茅砧碶闸(茅洲闸)都是个疑问,因为记载里只是明确提到他开垦了管山河,使得西江之水都汇于旧碶之上,而后来水还是到不了碶下,再到乡民陈词于郡,郡遣吏相度,势必隔了一段时间,彼时,吴潜是否还在场或在任,是否是他下令建新闸,都是未知数。毕竟,历朝历代的历史层累现象都是会存在的。当然如果他在任,毕竟是庆元府水利方面最高长官,政绩肯定是他的。
那么最早的茅砧碶究竟建于何时呢?
南宋开庆《四明续志》中,在茅砧碶的介绍之后,有记载:“周亚七虽年老风病,尚能言及源流始末,称此碶自乾道年间,前政判府赵阁学……”,也就是说乾道年间(1165-1173年),茅砧碶已在。

BTW:一、茅砧碶因赵氏地霸道地横截其前,使得江流不得通,以致于丞相吴潜市其地浚为管山河,莫非这赵氏地就是赵阁学家的?
二、 这里顺便纠正下历史遗留错误:开庆《四明续志》记载:“茅鍼碶,一名茅州,一名茅砧。请注意,这里的“州”是没有三点水的,而因为此为最早记载茅砧碶历史的书籍,故应以此为准,后来出现的“茅洲”都是错误的,此错误应来自于同为四明六志的元代各志。
再来看比开庆《四明续志》还要早的楼钥《攻媿集》,其中《崇宪靖王行状》中有提到“乾道元年”、“二年冬”、“茅砧碶”等字样,由此可证,至少在乾道二年(1166年)就已有茅砧碶,甚至更早,而那时吴潜都还未出生。

接着看下一段:“后以江面旷阔,深葑穿漏,有泄无蓄。元至正元年(1341年),郡人倪可久等请于总官王元恭塞旧闸,去三十余丈(东南)买田二十亩,开掘东西六十丈通江潮,置碶闸五眼……”
到了元代,郡人倪可久又新建了一次茅洲闸,距吴潜所建的闸东南三十余丈(后书另有说南五十步),这是茅洲闸的第二次移建,也是倪可久的第一次建闸。
元《无名氏重修茅鍼碶记》有记载详情,奇怪的是为啥称无名氏?

倪可久的第二次建闸马上来到,这是最关键的核心部分。
“其后复废,倪可久移置闸东五里。”在这句话后,清楚地备注着“按此即化纸闸”。
这就是说,倪可久的第二次建闸,建的不再是茅洲闸,而是在距茅洲闸东五里处新建了另外一座闸,即化纸闸(最早称化纸桥闸)。也就是说,化纸闸是由元郡人倪可久创建。
之前贴过的水利部网上《姚江二通道(慈江)工程-化子闸泵站》文章里绿线的部分应该就是据此而来。

如今已很明确,化子闸与南宋沿海制置使吴潜无任何关联。
不过,《慈溪县志》里茅洲闸的记载的确非常具有迷惑性,在茅洲闸的介绍里穿插了化纸闸的创建,且先后提及吴潜和倪可久,偏偏元人倪可久在创建化纸闸之前又修建过茅洲闸,使得文章作者错误地认定化纸闸就是茅洲闸了。如果他同时再看看县志里化纸闸的记载,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不仅文章作者,光绪年间民间百姓也持同样观点,以致于《化子闸碑记》上也刻有“化子闸建自宋宝祐间,吴公潜、倪公可久。”从而误导了今人。

那么,化纸闸创建于何时呢?
元至正《四明续志》中关于茅针碶记载,只记录了至正元年(1341年)倪可久的第一次修闸,并无第二次修建也就是化子闸的任何信息。至正《四明续志》成书于至正二年(1342年),创作者正是郡人倪可久的总管王元恭。

也就是说化纸闸创建的时间,肯定在至正二年(1342年)之后,可惜查阅不到倪可久的资料,否则至少可以知道个大概区间。
BTW:正是至正《四明续志》里把“茅州”误写成了“茅洲”,使得错误延续至今。不过,也不一定是至正《四明续志》先犯的错误,因为之前还有延祐《四明志》,但它是个残本,偏偏河渠考是缺少的卷目之一,所以罪名只能由至正《四明续志》承担了。庆幸的是地图上的“茅州闸”和现存的“茅州桥”这两正确称呼幸存了下来。
回到原文,这次建化纸闸同样并不成功,“地势增高,潮不及港,乃于闸东二里四,港口增置小闸,民亦不蒙其利。”哪怕作了补救措施也没用。
之后继续茅洲闸的历史“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乡民苏安等诉于官司,主簿李子谦相度,其宜迁复故址。岁久损漏,天顺六年(1462年),郡守陆阜复加修葺……”这里的故址,指的是宝祐年间丞相吴潜建的闸。
明《陈敬宗重修茅洲闸记》有详细记载,其中文头“旧有茅洲闸,一名茅砧碶,不知创始何时,既久而废。宋宝祐间,沿海制置使吴潜再置闸于邑之西屿乡缘筑址。”亦可证实在吴潜之前,茅洲闸就已存在。

以上这些资料基本上与《四明郡志》(成化志)的记载相一致

但有个最大且最重要的不同点就是:光绪《慈溪县志》在倪可久第二次移置闸后标注了“此即化纸闸”,而先朝的成化志并没有。可惜事与愿违,光绪《慈溪县志》这个良苦用心还是被后人给忽略了。
也就是从成化志起,茅洲化纸二闸在记载里开启了共同存在的时代。
“康熙间,载入全书,今废。”好景不长,茅洲闸在清代已废,至于具体何时未知。但有一线索,在“载入全书”后备注着雍正志。
本人手上分别有雍正乾隆年间出版的《慈溪县志》和《宁波府志》,前者修纂于雍正九年(1731年),乾隆三年(1738年)又有增刻,贡生林梦麒也参与同修,后者修纂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六年(1741年)又有增刻。
翻阅二志,其中的两幅《县境图》是本人找到的茅洲闸的最后身影了。因此,至少在这一时期,它还是存在的。
雍正乾隆《慈溪县志》中《县境图》局部

雍正乾隆《宁波府志》中《慈谿县境图》局部

关于茅洲闸,各版《镇海县志》也都有简单介绍,但错误频频,在这里稍作展示,不作参考。

左为光绪《镇海县志》(光绪五年1879年),不仅错误地认为吴潜创建茅砧碶闸,而且还把时间错记录为开庆间(1259年)。但是这个错误的词条倒是提供了一条线索,从“今呼茅洲闸”分析,时至光绪七年,茅洲闸还未废?真的如此,茅洲闸的废弃应该就在清光绪年间。另外,请注意下右边的“化纸闸”记载里并未提到吴潜;
右为民国《镇海县志》(民国二十年1931年),时间已改为宝祐五年,因为参考了开庆志,但开庆《四明续志》也没说茅砧闸是由吴潜创建的啊(之前有贴图),显然是错误认为了。而且本人猜测宁波水利局官网上对化子闸的介绍极有可能是参考自此。(再贴一次)

言归正传!解读完茅洲闸的历史记载,我们再来看化子闸(化纸闸),这也是本篇讨论的重点。与茅洲闸历朝历代都有记载不同,化子闸的介绍说它是冷门天花板一点不为过,翻遍建国前各志也只有《慈溪县志》和《镇海县志》有专门的记载。现仍以光绪《慈溪县志》为主,并以《镇海县志》中的史记作为补充。(《镇海县志》里的资料还是挺丰富的)

化纸闸“县东南二十二里,在德门乡,闸夫二名,元时邑人倪可久等建。”
这里极其明确地记载了化纸闸是元代倪可久等人所建,可谓铁板钉钉,和前朝南宋吴潜无丝毫关联。
“乾隆六年,里民郑国桢(和戴质明)等置闸关潮……”这里有个说明:按镇海志所说,乾隆志载为郑国桢等建,而宝学使碑记和赡田碑记又专门记载由戴质明建造,想着建闸这么巨大的水利工程,不是一人之力所能办成的,双方应当是齐心协力的共同完成的。(说法有点捣浆糊)
下图为镇海志(光绪《镇海县志》)原文

关于此次建闸,民国《镇海县志》中清《窦光鼐记》和《刘啟英赡田记》均有详细记载,里面不约而同都提到了戴质明。

然后又想尽办法找来乾隆志(乾隆《镇海县志》(乾隆十七年) ),里面关于“关潮闸”的记载中果然提到了“郑国正”,但不是“郑国桢”。

显然,是后来的光绪《镇海县志》(光绪五年1879年)又进行了错误地记载,从而影响了之后的光绪《慈溪县志》(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和民国《镇海县志》(民国二十年1931年)甚至《化子闸碑记》,及今。

而乾隆《镇海县志》也没好到哪里去,它错误地把化纸闸和关潮闸分开记载,幸好光绪《慈溪县志》(下图左)和民国《镇海县志》(下图右)均进行了勘误。

回到正题光绪《慈溪县志》上!“嘉庆间,闸患罅漏,里人陈继彪修筑之。光绪七年(1881年),镇邑陈鑑科重修,桥阑石刻,东曰关潮闸,西曰化子闸。”
关于陈鑑科祖孙三代前赴后继修闸造福于民的事迹,清《宗源翰重修关潮闸记》中有详细记载,而且化子闸之前的历史也有叙述。
BTW:发现记文里提到的均为戴质明,而非郑国正(桢)。

看到“陈鑑科”这个名字是不是又会想到出土的《化子闸碑记》,上面刻的却是“陈简可”,除了姓,名的两字全错了,如果为了书写方便完全可以刻“陈鉴科”。还有,《宗源翰重修关潮闸记》中很明确地写着陈鑑科的三个儿子分别称:春泉、世熙、绍唐,又不知《化子闸碑记》的“子日亨”又如何而来?再加上之前提到的“化子闸建自宋宝祐间,吴公潜、倪公可久。”的错误,是不是显示此碑记非常得不正统,参考价值实是不大。

另外,《慈溪县志》中化纸闸介绍最后还有一处小字备注“历志俱名化纸,今作化子者,不知何据也。”也就是说,不知 “化纸闸”为何会更名为“化子闸”。
本人倒有个不经意的发现,“化子闸”这个名字曾意外地出现在明天启《慈溪县志》(天启四年1624年)卷一的《县境图》上。(同时,所有县境图里的“茅洲闸”一直是“茅州闸”。)

不过,卷二的河防篇中还是写着“化纸闸”和“茅洲闸”。(影印本本人也翻阅过,与此钢笔手抄本书写一致。)

而且,之后的《慈谿县境图》又都恢复了“化纸闸”的称呼。所以,天启《县境图》上的“化子闸”名称出现应该仅仅只是个小插曲,并不能解释为何“化纸闸”更名为“化子闸”。
意外之外还有个意外,有看到上面“茅洲闸”的记载意外地没有出现吴潜的名字,这似乎与我猜想的宝祐间新建茅砧碶(茅洲闸)时吴潜并未在场或在任的观点不谋而合。
宣统二年(1910年)的《宁波府全图》中赫然标注有“化子闸”,这也是更名后本人能找到属于它的真正最早的身影。

以上,是我所有的举证论据,在此作个小结:

1、化子闸(化纸闸、化纸桥闸)并不是茅洲闸(茅洲碶、茅砧碶、茅鍼[针]碶),两者不能合二为一;
2、与吴潜有关联的是茅洲闸;
3、不管是茅洲闸还是化子闸都不是创建于南宋宝祐年间;
茅洲闸始建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前,并非由吴潜首建,宝祐五年(1257年)吴潜浚管山河后,在旧闸旁建了新闸(本人自持观点:在建新闸时,吴潜在不在任是个未知数。)元至正元年(1341年)倪可久又在附近移建了新闸;
倪可久第二次建闸,建的就是化子闸,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后。因当时记载并未十分明确,误导了后人及今人;
4、茅洲闸虽建于南宋,但在清朝已废;化子闸虽建于元朝,屡废屡建,至今尚在;
5、历朝历代记文中,归属于茅洲闸的有:南宋楼钥《攻媿集》中的《崇宪靖王行状》、元《无名氏重修茅鍼碶记》、明《陈敬宗重修茅洲闸记》;归属于化子闸的有:清《窦光鼐记》、清《刘啟英赡田记》、清《宗源瀚重修关潮闸记》、民国《修浚邑东骆驼桥贵胜堰下至化子闸大河碑记》等。
6、“茅洲”最早实为“茅州”,元代的至正《四明续志》起才称为“茅洲”的;置闸关潮的里人“郑国桢”最早实为“郑国正”,光绪《镇海县志》起才变为“郑国桢”。

理论谈完,得联系下实际,毕竟考古发掘是实打实的。
但不知在安乐寺埠头边发现“宋代”化子闸遗址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主要凭的是这不太靠谱的《化子闸碑记》的话,那真的缺乏说服力。

依据肯定也要结合同时发现的一根“天灯台”方型石柱和河岸上筑的碶闸桥脚。因为查不到具体报道,所以也不知这些石材是什么朝代的产物。如果是南宋的,那么有很大可能性不是化子闸,理由上面已经长篇大论举证过化子闸是元代建造的。当然,也不排除元代兴建时用了南宋的石材。

还有一个潜在依据,就是“天灯台”石柱旁的安乐寺,据《中大河:一段流淌不息的运河历史》介绍,化子闸旁原建有化子庵,后改为安乐寺,以纪念吴潜保一方平安之功。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这篇文章里是不是有好多错误,特别是框里的内容写得像虚构故事,好像中大河上游“三江口”在吴潜之前没有碶闸一样,而且“化子闸”和“关潮闸”都是清代的称呼,咋会穿越至南宋呢。“化纸”的来历也只能绑上传说来解释,所以有无化子庵也要打上一个问号。
为了找到化子庵的资料,本人翻遍手上所有古籍旧志,包括宋元四明六志、各版《宁波府志》、《慈溪县志》、《镇海县志》,可愣是没有,连安乐寺的资料也寥寥无几,只有张百年前英国人戴维斯拍的老照片。哪怕是网上查到的《浙江通志》中有关于安乐寺的资料,可在通志的寺观篇里仍遍寻不着。因此,通过化子庵或安乐寺来证明似乎也不可行。而且,本人坚信,即使有化子庵这个称呼的存在,那也是清光绪后的事了,和吴潜完全无关。

BTW:《浙江通志》中化纸闸和茅洲闸也是共存的,而且茅洲闸中至正元年的移建写的是王元恭的名字,毕竟他是领导,倪可久大概只配作无名氏吧:)

下面纯粹是本人个人猜测:是不是还有种可能性更大呢,就是这遗址也许是茅洲闸遗址?毕竟现代人(包括清末)把茅洲闸误当为化子闸的前身了。也许你会说不是还有茅州桥在吗,那里才是茅洲闸的遗址吧。首先,最早的茅州桥是不是现址不清楚,还有一个你可别忘了,茅洲闸可移建过好几次,所以有好几处遗址也实属正常。以上是没有根据的瞎猜,作不得数,本人也是更愿意相信专业人士的判断。
但是,化子闸绝不是吴潜建造的,化子闸也绝不是茅洲闸,这是毋庸置疑的!

Alternate Text

0关注 38粉丝

积分:
9685
经验:
1759

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 2025/04/17 09:24:11 来自 浙江宁波

了解了一点,楼主辛苦了!

    发表于 2025/04/17 09:52:05 来自 浙江宁波

    楼主辛苦了!为你这种看好点赞!

      7关注 12粉丝

      积分:
      13847
      经验:
      7421

      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 2025/04/17 09:57:13 来自 浙江宁波

      虽然只看了个开头,但还是要给你点个赞
        TA共获得: 回复:1
        fly1314
        fly1314 2025/04/17 20:53:38 来自 浙江宁波 举报 0 回复
        谢谢支持
        • :+1:
        • :啊哈:
        • :爱心:
        • :拜拜:
        • :鄙视:
        • :不要啊:
        • :大汗:
        • :大哭:
        • :大笑:
        • :呆呆:
        • :得瑟:
        • :顶:
        • :发火:
        • :激动:
        • :惊吓:
        • :纠结:
        • :可怜:
        • :抠鼻:
        • :哭:
        • :困:
        • :泪奔:
        • :潜水:
        • :亲亲:
        • :伤心:
        • :偷乐:
        • :吐:
        • :晚安:
        • :围观:
        • :献花:
        • :疑问:
        • :晕:
        • :赞:
        • :早安:
        • :em102:
        • :em103:
        • :em104:
        • :em105:
        • :em106:
        • :em107:
        • :em108:
        • :em109:
        • :em110:
        • :em111:
        • :em112:
        • :em113:
        • :em116:
        • :em117:
        • :em118:
        • :em121:
        • :em122:
        • :em123:
        • :em126:
        • :em128:
        • :em129:
        • :em130:
        • :em132:
        • :em133:
        • :em134:
        • :em135:
        • :em136:
        • :em139:
        • :em140:
        • :em142:

               

        发表于 2025/04/17 11:53:18 来自 浙江宁波

        这么长我居然阅读完了
          TA共获得: 回复:2
          碧波语落
          碧波语落 2025/04/17 11:54:00 来自 浙江宁波 举报 0 回复
          感谢!感谢!
          学到了冷门知识
          • :+1:
          • :啊哈:
          • :爱心:
          • :拜拜:
          • :鄙视:
          • :不要啊:
          • :大汗:
          • :大哭:
          • :大笑:
          • :呆呆:
          • :得瑟:
          • :顶:
          • :发火:
          • :激动:
          • :惊吓:
          • :纠结:
          • :可怜:
          • :抠鼻:
          • :哭:
          • :困:
          • :泪奔:
          • :潜水:
          • :亲亲:
          • :伤心:
          • :偷乐:
          • :吐:
          • :晚安:
          • :围观:
          • :献花:
          • :疑问:
          • :晕:
          • :赞:
          • :早安:
          • :em102:
          • :em103:
          • :em104:
          • :em105:
          • :em106:
          • :em107:
          • :em108:
          • :em109:
          • :em110:
          • :em111:
          • :em112:
          • :em113:
          • :em116:
          • :em117:
          • :em118:
          • :em121:
          • :em122:
          • :em123:
          • :em126:
          • :em128:
          • :em129:
          • :em130:
          • :em132:
          • :em133:
          • :em134:
          • :em135:
          • :em136:
          • :em139:
          • :em140:
          • :em142:
          fly1314
          fly1314 2025/04/17 20:53:24 来自 浙江宁波 举报 0 回复
          谢谢支持
          • :+1:
          • :啊哈:
          • :爱心:
          • :拜拜:
          • :鄙视:
          • :不要啊:
          • :大汗:
          • :大哭:
          • :大笑:
          • :呆呆:
          • :得瑟:
          • :顶:
          • :发火:
          • :激动:
          • :惊吓:
          • :纠结:
          • :可怜:
          • :抠鼻:
          • :哭:
          • :困:
          • :泪奔:
          • :潜水:
          • :亲亲:
          • :伤心:
          • :偷乐:
          • :吐:
          • :晚安:
          • :围观:
          • :献花:
          • :疑问:
          • :晕:
          • :赞:
          • :早安:
          • :em102:
          • :em103:
          • :em104:
          • :em105:
          • :em106:
          • :em107:
          • :em108:
          • :em109:
          • :em110:
          • :em111:
          • :em112:
          • :em113:
          • :em116:
          • :em117:
          • :em118:
          • :em121:
          • :em122:
          • :em123:
          • :em126:
          • :em128:
          • :em129:
          • :em130:
          • :em132:
          • :em133:
          • :em134:
          • :em135:
          • :em136:
          • :em139:
          • :em140:
          • :em142:

                 

          碧波任遨游,语落能鄙事。
          碧波语落
          • 认证类型:个人
          • 认证用户:碧波语落
          • 认证信息:江北版版主

          16关注 248粉丝

          积分:
          181934
          经验:
          197495

          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 2025/04/17 14:02:13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04/17 14:04:20 来自 浙江宁波

            点个赞 .

              发表于 2025/04/17 14:11:01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04/17 14:49:05 来自 浙江宁波

                精神可嘉,涨知识了
                  TA共获得: 回复:1
                  fly1314
                  fly1314 2025/04/17 20:54:02 来自 浙江宁波 举报 0 回复
                  谢谢支持
                  • :+1:
                  • :啊哈:
                  • :爱心:
                  • :拜拜:
                  • :鄙视:
                  • :不要啊:
                  • :大汗:
                  • :大哭:
                  • :大笑:
                  • :呆呆:
                  • :得瑟:
                  • :顶:
                  • :发火:
                  • :激动:
                  • :惊吓:
                  • :纠结:
                  • :可怜:
                  • :抠鼻:
                  • :哭:
                  • :困:
                  • :泪奔:
                  • :潜水:
                  • :亲亲:
                  • :伤心:
                  • :偷乐:
                  • :吐:
                  • :晚安:
                  • :围观:
                  • :献花:
                  • :疑问:
                  • :晕:
                  • :赞:
                  • :早安:
                  • :em102:
                  • :em103:
                  • :em104:
                  • :em105:
                  • :em106:
                  • :em107:
                  • :em108:
                  • :em109:
                  • :em110:
                  • :em111:
                  • :em112:
                  • :em113:
                  • :em116:
                  • :em117:
                  • :em118:
                  • :em121:
                  • :em122:
                  • :em123:
                  • :em126:
                  • :em128:
                  • :em129:
                  • :em130:
                  • :em132:
                  • :em133:
                  • :em134:
                  • :em135:
                  • :em136:
                  • :em139:
                  • :em140:
                  • :em142:

                         

                  发表于 2025/04/17 19:54:57 来自 浙江宁波

                    1 到第

                    精彩推荐

                    • 鄞州区七个月大布偶妹妹找新主人领养

                      宁波市鄞州区K11附近,一只七个月大的布偶妹妹找靠谱的新主人。因为我家大人对猫毛过敏,小孩有过敏体质,

                      anniebaby11
                      1 17250
                    • 00后改造职场,还是社会淘汰低层次人群。

                      最近接触了好几个宁波这边的某省属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和实习生。郭嘉为了推迟人群就业,不停扩招,学历贬

                      改网名@qq
                      0 14775
                    • 看病结束医生建议你住院观察,你会留院还是回家

                      说来惭愧。。。昨天晚上我有一个朋友发了一条朋友圈病历表也发了,我就看了看上面诊断结果说:急性阑尾炎腹

                      快乐大叔
                      41 13681
                    • 阅见未来. 宁波阅读盛典

                      4.23,宁波阅读联盟主办2025【阅见未来·宁波阅读盛典】在宁波“金阁级书香酒店”新芝宾馆盛大启幕,来自全

                      叶海波@qq
                      3 13436
                    • 近期“谣言”很多,是不是真的?(欧文、麦德龙···

                      近期“谣言”很多,是不是真的?今天收到信息,欧文、麦德龙···也在抢货,宁波市政府,你是怎么啦?怎么

                      甬城钱庄
                      6 10750
                    • 盆栽之王,静待花开成海

                      阳台秒变梦幻花园的神仙花卉——矮牵牛!它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盆栽花之王”,颜值高、花量大,养护还超简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