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Alternate Text

发私信

关闭
  • anyway2516
  •  
发表新帖
回复本帖
1 到第

全天不让用手机、不能出大门…官方: 立案调查!  [复制]

阅读[] 回复[8]

发表于 2025/03/27 11:00:40 来自 浙江宁波

楼主

分享到: qq sina

全天禁止员工玩手机、走出公司

午休不能外出就餐

外卖必须在工位上吃

一旦违反就要打扫卫生作为处罚

......

这样的公司规定

坊友们觉得合理吗?

近日

知名企业“小鹿妈妈”

的一份“公司办公规范”

引发热议


图源:正在新闻


3月26日

合肥市庐阳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表示

在关注到媒体报道后

就已经去过“小鹿妈妈”调查

目前已经立案

“上班时间就像坐牢”

公开信息显示,安徽鹿妈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小鹿妈妈”)主要产品为“牙线”。


3月25日,在职员工刘畅(化名)告诉记者,公司全天候禁止员工使用个人手机、佩戴耳机。她曾在午休期间吃午餐时,佩戴耳机,用个人手机刷短视频,负责人告诉她,行为违反公司规定。


由于无法看手机,上班时间刘畅就会与家人“失联”,她只好使用智能手表偷偷与家人联系。


此外,“小鹿妈妈”的员工休息时间也不能走出公司大门

图源:正在新闻


刘畅表示,“小鹿妈妈”工作时间为早上9点到下午6点,非取外卖、快递不得外出,所有外出需填写书面记录。即便在午休时段,员工仍被禁止离开公司用餐,只能自带餐食或将外卖带回工位食用。



另一位员工佐证了上述说法

并披露了

公司更多的“细节性”管控措施

//

例如


  • 会议室椅子必须完全推入桌底,否则就会被开罚单,需要打扫卫生作为处罚;

  • 卫生间使用时间受限,人事部门会定期巡查工位在岗情况等。


律师解读:

限制员工人身自由涉嫌违法

河北驰舟律师事务所侯士朝律师告诉记者,对于限制员工离开公司,需要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有明确体现,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北京安剑律师事务所周兆成律师认为,员工在午休时间佩戴耳机刷手机视频,如果未影响他人,公司禁止则可能侵犯员工休息和自主安排时间的权利。

这种情况下

工作时间玩手机被处罚合理

“小鹿妈妈”的做法,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当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也已立案调查。


与此同时,有人提出疑问:

倘若员工上班无所事事,

只知道刷手机“摸鱼”,

难道就不能处罚了吗?


关于上班时间玩手机如何管、如何罚,此前的两起案例可以作为参考:

2019年,王某入职某化工公司,从事安保工作,月薪3000元。不久后王某便深陷短视频软件,工作期间常常偷看手机视频,公司领导多次提醒,他也表示积极改正,然而却并未收敛。2020年6月,王某在岗时刷短视频被领导发现,此后的三个月,王某被处以每月1500元、连续三个月的罚款。王某觉得处罚过重,提起了劳动仲裁,经审理,劳动仲裁委认为罚款额度达到了王某月工资的一半,扣款比例违反了《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裁决该公司补发王某被多扣的工资2700元。


2019年4月,朱某入职某科技公司,从事厨师工作。2021年12月,朱某因工作时间玩手机被罚款50元;2022年8月7日,朱某又因在食堂备餐区玩手机被罚款100元、调岗至保安岗位;2022年8月10日,朱某到保安岗上班,仍在保安室多次玩手机,且在被约谈时态度恶劣,次日,公司对朱某予以开除处理。朱某申请劳动仲裁,后诉至法院,4名同事到庭作证称朱某存在常玩手机、约谈态度差、不配合的情形。法院认为公司在采取罚款、谈话、调岗等措施后仍无法有效管理等情形下,开除朱某,具有劳动合同约定依据,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对朱某提出的赔偿金不予支持。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公司支付朱某克扣工资、加班工资、年休假工资、高温津贴合计8068.97元,驳回朱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员工工作时间看手机的情形并不罕见,一般而言,用人单位负有合理限度内的容忍义务,但用人单位对此明令禁止的,员工应当遵守。对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视情形严重程度采取提醒、谈话、罚款、调岗乃至解除劳动合同,这是用人单位行使用工管理权的体现。



手机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

在工作时间使用手机也不可避免

用人单位能否以员工上班玩手机为由

解除劳动合同

需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用人单位有合法合理的规章制度对“上班玩手机”行为进行规制和约束。合法是指这一规章制度经过民主程序制定,规章制度对此有明确规定,且事先公开告知或组织员工学习,员工对于这一制度是明确知晓的。合理是指结合用人单位的性质、员工的具体岗位职责,依照一般的社会观念难以容忍在该岗位工作玩手机这一行为。举例来说,如果员工从事的是需要极为专注的流水线作业或者在易燃易爆环境下从事工作,一般来说,员工是不能玩手机的。


2、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处罚要“过罚相当”。部分单位为了便于管理,直接将“大声喧哗、玩手机”等行为规定为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严重违纪情形,但这一规定是很难被接受的。建议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中设置梯度性的处罚,即处罚行为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解除劳动合同等梯度。明确以违规次数作为“严重”程度的考量标准,偶尔出现的行为可以通过警告等方式进行处理。单位应结合员工使用手机的频率、时间长短、是否影响工作等情节和造成的后果进行处罚,处罚要与规章制度规定处置结果相对应、相匹配,做到“过罚相当”。


Alternate Text

-关注 -粉丝

积分:
0
经验:
0

发私信 关注TA

  • {{item.title}}
    {{item.cataName}} {{item.user}} 更新于 {{item.createtime}}

发表于 2025/03/28 10:18:58 来自 浙江宁波

太严格了吧,请问定制度的人员,自己做得到吗?

    发表于 2025/03/27 16:38:01 来自 浙江宁波

    太严

      发表于 2025/03/28 08:24:49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03/28 08:58:23 来自 浙江宁波

        ,军事化管理啊,多大的公司这是

          发表于 2025/03/28 11:49:58 来自 浙江宁波

            发表于 2025/03/28 13:30:38 来自 浙江宁波

            现在的地主,资本家可比周扒皮还扒皮

              发表于 2025/03/28 13:35:06 来自 浙江宁波

              有点过分了!

                发表于 2025/03/28 15:55:13 来自 浙江宁波

                这种公司、单位,不会发财或者效益好不到哪里去!单位一旦把上班考勤、纪律放在重头位置,并标以“企业文化”的名头。
                  1 到第

                  精彩推荐

                  • {{reversedTitle(item)}}

                    {{item.Summary}}

                    {{item.Author}} 广告
                    {{item.ReplyCount}} {{item.ViewCount}}

                  使用 高级回复(可批量传图)

                  快速回复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