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刚过,再过十几天就到“惊蛰”了,春天的脚步可以说是越来越近。宁波老话说:“七九六十三,破衣两头甩;八九七十二,黄狗睏阴地。”应该是早晚冷,中午热,连狗都想寻找凉快的地方睡觉的暖和天气了。可是最近几天老天爷却是阴沉着脸,甚至还时不时地飘下绵绵细雨,让人感到丝丝寒意。
在我童年的时候,没有天气预报。我们的老一辈人总结了先人的经验,留下了很多有关春天的农谚,现在听起来还真的是十分有道理的。
“冬冷不算冷,春冷冻死犊。(宁波人叫牛犊为小牛ang)”事实正是如此,我在当人民公社社员的时候,清明以后,早稻秧已经播种,还覆盖着尼龙薄膜。早上人还在睡梦中,生产队长那刺耳的哨子声将社员们从床上拉了起来,原来是下半夜一阵大风把尼龙薄膜掀翻了,大伙赶快去秧田抢盖。不然,冻坏秧苗就可能造成一年的歉收!“人误田一时,田误人一年”啊。地野、路旁凝结着如雪的浓霜,秧田里覆盖着薄薄的寒冰,我们一个个抖抖簌簌地脱鞋、赤脚、卷起裤腿,试探着伸进冰水里的那一只脚可是刺骨的疼啊,不少人都不由自主地跳了起来。。。。。。在队长的带领下,咬咬牙破冰、下田。这就是“倒春寒”的味道。
农谚说道:“春霜不露白,露白要出脚;春霜三朝白,晴到割大麦。”这是说春天里如果出现浓霜,第二天就会下雨;而如果接连三天出想浓霜,那么即将迎来很长时间的大晴天。还有“春雾水、夏雾火、秋雾凉风冬雾雪”则是以“雾”预测天气。
如果在“惊蛰”之前响雷,天气预报说这是冷暖空气对流造成的自然现象。老人们则说“雷响惊蛰前,四十九日不见天。”意思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很多日子里,我们将要和春雨相伴了,也就是常说的“滥春”(寒冬、滥春晴六月)。不知道这种预测有没有科学依据,不过从现在这天气看,还是有一点点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