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内家拳掌门夏宝峰先生带领学员及友人从宁波内家拳总部拳馆出发,经沙溪出口,到上蔡岙,至鹅坑,经沙溪,到马岩,上蔡岙,下蔡岙,山岸三井龙潭,最后回宁波,完成一天丰富的探胜之旅。重点探访了新昌“至鹅坑古道”、“石将军岩”、”三井龙潭”等古迹。 据夏宝峰掌门介绍,至鹅坑古道乃王羲之好友蔡峰庄主人蔡谟去剡源鹅坑访王義之和蔡王二家书药往来所修的必经之路,路上有一巨石,号称“支岩”,因为东晋高僧“支遁”而名,相传支遁隐居沃洲山从沃洲山经马岩到蔡峰请蔡谟介绍到鹅坑往访王羲之求写独笔鹅字,因古道漫漫,拾一木杖行路,走到山下,见危岩斜下,不忍心丢弃,支于岩下。而后人们纷纷效仿之,原岩上有石刻"支遁支此"四个字。所以这是支岩的又一来源说法。 至鹅坑古道长约3公里,连接新昌上蔡岙与奉化剡源鹅坑,在宁海、奉化、新昌三县交界处,古为交通要道,古道宽处,有两米的石板铺路,一路佳木繁阴,积年腐叶铺地,踩上去,作沙沙响,因为现在交通方便,古道已是人迹罕至。所以一路上的野果藤梨(野猕猴桃)、金樱子、板栗也无人采摘。 学员们说除了一次有氧运动外,还是一种博物文化之旅。 三井龙潭,据夏宝峰掌门介绍说第一潭是龙头,水潭的一侧溪边是悬崖峭壁,其中一处岩石奇特,由几十块大岩石自然叠砌而成,上面刻着“仙神叠”三个字,写字作者为原民国新昌县长。 从第一潭到第二潭相距20来步,另一条溪坑有条瀑布高五六十米奔流直泻入潭,潭水有半亩方圆,碧绿清澈。二潭旁边建有第二潭龙王庙。据村民指点,“三井龙潭”其实是一条卧龙,一潭是龙头,二潭是龙身,三潭是龙尾。第三潭,潭口上方是一瀑布,大水时有三四米宽,潭口直径有四五米,小水时潭口直径只有二三米,潭水碧绿,据说深不可测。 旁边岩石上写着“无底龙潭”四个摩崖大字和当年剡源乡人陈著的题诗。听说有人丈量过,近20米深,潭水不竭。当地百姓在第三龙潭旁边建造了三井龙潭龙皇庙,供着龙皇菩萨。庙边住着一位老妪,念着阿弥陀佛,看守香火。倘逢大旱年间,龙皇庙内香火很旺,祈求龙皇保佑民间风调雨顺。
本次参加活动人员:夏掌门及随行人员毛欣等二人,张如安老师,金志定,杜校长夫妇,周东旭,翁原君师徒二人,施文平,胡贵友,罗俊伟,舒畅,张味君夫妇。
链接一: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称支公,也称林公,别称支硎,本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或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他初隐余杭山,25岁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县(今浙江省新昌嵊州一带)沃洲(新昌县)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晋哀帝时应诏进京,居东安寺讲道,三年后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诗文传世。据文献记载,《神骏图》画的是支遁爱马的故事。
链接二:今位于新昌大市聚沃洲小岭立寺即内家拳僧人学员释方照重修的傍山寺。内家拳学员在傍山寺有过多次活动。14年8月31日内家拳傍山寺秋游 http://bbs.cnool.net/cthread-105384233.html 2013年12月22日内家拳新昌冬至聚餐http://bbs.cnool.net/cthread-104936110.html 2013.4.13四明内家拳组织绍兴新昌春游活动 http://bbs.cnool.net/cthread-104339235.html |
{{item.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