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邻居办贷款拍了我家装修好的房子?网友:令人细思极恐!
最近,网友“阿朗2019”在东论的发帖引发了关注与讨论。他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一段令人细思极恐的身边事,众多网友在评论区纷纷留言,借此事提醒大家“注意风险”!

原来,网友几年前在宁波购置了一套新小区住房,在房子交付前,隔壁邻居便通过小区业主群添加了他的微信好友。秉持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传统邻里观念,他并未对这一热情举动产生过多疑虑。到了小区交付的那天,隔壁邻居一直发信息给网友,提出务必碰个面,彼此认识一下,并客气的给自己带了咖啡,网友觉得能遇到这样的好邻居实属幸运。
随着装修工作顺利推进,不久后网友搬进了新家,这时,邻居再次发来信息,表示想看看他家的装修效果。网友随即毫不犹豫的提供了自家装修公司提供的3D效果图及装修视频。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邻居离谱的要求接踵而至。
邻居坦言:“我的房子目前闲置,打算拿去做抵押贷款,是民间贷款。据说精装修的房子能比毛坯房多贷一些,所以想请你拍点照片给我,我上传一下就好,这样我就能多贷点钱。”
网友这才反应过来,惊觉“好大一盘棋啊!”
理性来看,这看似微不足道的邻里小事,实则暗藏诸多风险。从法律层面审视,邻居这种利用他人装修照片进行虚假贷款的行为,无疑埋下了诸多“定时炸弹”。一旦其贷款出现问题,比如无法按时还款,很可能会牵连到提供照片的网友。这些照片可能被视为虚假贷款行为的辅助证据,给提供照片的网友带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从邻里关系角度而言,这种建立在欺骗基础上的“友好”被揭穿后,邻里之间的情谊将瞬间崩塌。原本有望和谐共处的邻居,可能会因此反目成仇,给双方的生活带来无尽的困扰。
对此,回帖网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写在最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看似“无害”的请求。然而,在涉及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的关键问题上,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多留一个心眼。
在分享个人房屋装修信息、照片等资料时,务必明确对方的用途,并谨慎权衡是否提供。倘若对方提出的要求涉及自身利益,甚至可能潜藏潜在风险,我们应当坚决果断地予以拒绝。同时,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一旦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生活本就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旅程,我们在这旅途中会邂逅形形色色的人,经历林林总总的事。每一次与他人的相遇,也会生成一段专属彼此的故事,这些故事或温馨美好,或曲折离奇,但无论如何,都建议在保持真诚的同时,保留清醒。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