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2/01/21 06:27:03
新小区,前几年基本不花钱,但是不建议分,后期需要支出的钱很多,除非公共收益很多,否则还是建议收着。
后期花钱最多的:监控设施(5年左右开始慢慢坏了,如果小区交付是模拟信号的,需要升级为数字信号,另外增加重点防控部位的监控),小区公共设施(公共区域的玻璃,露天木头做的地坪,小孩玩耍的设施等),地下车库的地面(长期车进车出,地面会出现坑,缓冲条磨损,坡道损坏),地下车库灯管坏掉,单元进出门的地弹簧(业主大力推拉,容易损坏),绿化(刚交付时草坪过几年会死,开发商统一的草,但是因为草的习性不同,交付的草,不适合在朝阴的地方,需要换种补),等等。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作为业主来说,觉得物业费在交了,啥事都没了,公共收益收来,可以减物业费,可以发红包,开开心心,但是当你做了业委会,面对物业申请的每一笔支出,而公共收益又少(新小区,地面停车位很少,公共出租房又没几间,广告又不进小区(影响小区档次,小区业主不同意)),每次月底开会,听物业的报告,申批一笔笔费用,真的很头疼,只能希望小区业主有资质,有渠道的站出来,便宜点承接去每一个工程,当然要保质保量,因为是小区业主,所以坏了好找他(偷笑),多希望每年能收个几百万,把坏的换掉,而不是修修补补。 所以,作为业主,要好好看看物管合同,哪些是物业费支出范围,哪些是要业主承担的,物业合同有二种,一种是承包制,几乎所有小区是承包制的(合同上有明确规定,物业费支出范围),还有一种是聘用制,物业是拿工资的,小区所有开支都由业主承担,多退少补(如江山万里,先期收五元左右一平方+公共收益)。 |
发表于 2022/01/20 11:40:29
发表于 2022/01/20 21:34:06
发表于 2022/01/21 08:24:05
{{item.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