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宁波又遇到了大旱,这次水库全见了底,我快六十岁的年纪居然会遇到了二次饥渴的年代,这次虽旱但现在是冬天生活在城市的我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便,回想起五十多年前夏天的大旱那叫一个苦呀! |
[恭喜,此贴已于2021-02-21 15:37:57 在江北区 被 车前子7 推荐,推荐理由:原创内容]
[恭喜,此贴已于2021-02-21 20:05:56 在海曙区 被 逍遥游641828953 推荐,推荐理由:原创内容]
[恭喜,此贴已于2021-02-22 08:41:12 在鄞州区 被 杜未来 推荐,推荐理由:原创内容]
来自: 东论 Android客户端
那次大旱是哪一年忘了,印象最深是吃的水很困难,要去如今113医院北面那里的大老板房子,里面一口深井里打水来吃,那个井水很好喝,周围许多人家都要喝那个井水,导致要早上天不亮就去排队,或者晚上半夜时分去排队打井水,然后,抬回家还有3里路……唉 |
发表于 2021/02/21 16:16:14
发表于 2021/02/22 08:51:58
发表于 2021/02/22 09:56:42
据《宁波地方志》记载,1967年“大旱,六月二十三日至十一月一日连续132天不雨,田晒白开裂,作物枯焦……老市区部分工厂因缺水停产,象山大塘千余人日驶200艘船只外出运水”。干到什么程度?东钱湖干得底朝天了,姚江也干涸了。《鄞州水利志》记载:“溪床断流、河网干枯,东钱湖、姚江水尽,航运断绝,淡水养殖失收。”1971年,旱灾又来了,这一回比上一次略轻,但同样是“史上罕见”。根据相关记载,“河水断流,航运断绝,内河养殖失收,咸潮内泛。”历史仿佛按下了重复播放键,一切都像当年的翻版。
1968年,根据人民的强烈愿望和上访要求,当时的省革委会终于批准了皎口水库的建设,确定水库大坝为浆砌块石混凝土重力坝,并于1970年开工。1971年,华罗庚教授来宁波推广优选法,对水库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75年落成后成为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大型水利枢纽,后来又逐渐成为宁波城区主要供水源之一。 |
发表于 2021/02/22 19:34:31
发表于 2021/02/21 16:46:28
发表于 2021/02/22 05:59:17
发表于 2021/02/22 07:52:23
发表于 2021/02/22 08:18:57
发表于 2021/02/22 08:29:15
发表于 2021/02/22 09:29:27
发表于 2021/02/22 10:03:57
今年是领导决策失误,去年台风季把几大水库的水放了。 |
{{item.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