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练习“三悟”
李永飞
金华市东阳市人。1980年2月出生。宁波大学计算机学士,同济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中共鄞州区委党校高级工程师、教研室副主任。2013年12月起学习内家拳,C班在学。
内家拳练习三月余,听夏师父指点和同门讨论,得若干认识,记之。
内家拳所练为先天功能。不论是拳架还是桩功,其目的都是在开发人体的先天潜能,以最自然的姿势状态,做到身心两个方面的放松。而只有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得到放松了之后,我们才有望启动人体的先天潜力、功力。切不可本末倒置,把原有的内功训练变成了力量性训练。当先天潜能在身体内部被启动之后,其皮肉筋骨与五脏六腑全部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身体从后天状态会逐步向先天状态过渡,身体特征表现为形体柔软,呼吸由原先的胸式呼吸慢慢下降为腹式呼吸,由粗重逐渐变得匀细深长,头脑中的杂念也越来越细微。
拳招套路,练时决不可用力,心中须空空洞洞不可存有欲望。时刻注意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于拳理,也就是道的法则。比如在动作过程中,身体的各部位那儿僵、那儿紧、那儿不顺畅,膝、肘、肩、胯、手、足能否相合。所以做时动作一定要慢、要缓,以便于观察,也就是自检。如此这般一遍一遍地练,最后直至身体动作无论快慢,都能在松弛的状态下处处相合,顺畅而没有滞点。这个阶段练习,身心皆不可用力最为关键。倘若身体一用拙力,心里一急一燥,那无疑就和内家拳的法则背道而驰了。用功的结果,只会把自己弄成既不是内家也不是外家的“四不像”,于实际当中毫无意义可言。
初学者练习发力,起先不能通过放松状态来发力,而是要用全副力气来发力,要有每发一拳即把对手人体打穿的那股强劲,因发力配合开合呼吸所以不会伤身,只有把力量打出来了,才谈得上放松发力,之后才谈得上摸索诱发点。只管放力去打,把最大的力量释放出来,会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学会拧腰、转胯,打出全身之力,击中目标前一瞬迅速翻拧拳腕,打出脆劲,击中目标时全身肌肉突然紧张打出撞劲。既要练习发短劲打出震撞之力,又要学会发长劲,发出长劲后,立即顺势带动身形、步法作适当调整,使发劲自始至终保持平衡。不要在疲劳的时候练习发劲,要切记有劲、练劲、长劲,在保证动作速度的情况下进行力量练习,并确保动作的末速度最快。人的先天之力有大有小,力气大的打力气小的是自然规律。但武术修炼的是力的质量。如果一拳可以打出周身的力量,那么这是整体力。力气越大的人整体力肯定大。但是练到了周身一体,身体一颤即可伤人,这种力方可称为内劲,练到了这个层次,力气大和小已经无所谓了,因为这高频地力力打在谁身上都受不了,内劲表现并不光就体现在杀伤力上。内家拳练的是全面的功夫,空有一击必杀的能力,打不到人家身上也是白搭,所以练拳要练身步法,不但要练快,也要练准,进步和落步都要又快又准,才能夺对方的机势,高手相争,胜负立判,靠的就是身步法的极其灵巧和一触即发的劲力。
2014年5月
文章摘自于【我们的内家拳:激情与感恩——内家拳中兴15周年口述笔录集】